云南镇康农村电商培训班(云南电商培训中心)

jinsihou金 496 2022-11-29

本文转载自网络公开信息

云南镇康农村电商培训班(云南电商培训中心)

云南镇康农村电商培训班(云南电商培训中心)

“劳动情况总结”怎么写

我市劳动力培训输出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及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攻坚克难,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取得了一定成绩。现将半年来的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全市劳动力培训输出工作取得的成效

(一)劳务培训输出迈出了可喜的步伐

市委扩大会议结束后,市政府及时召集农业、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科技、教育、扶贫、妇联、工会、团委、科协等部门领导共同分析我市劳动力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围绕订单抓培训,抓好培训促转移”和“以省内为主、以农业内部为主,拓展省外劳务市场”的发展思路,制定了劳动力培训输出工程实施方案,并把目标任务分解到各县及相关部门,要求各县(区)、各部门将劳动力培训输出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工作中做到主管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层层抓落实。通过各县(区)及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截止6月30日,全市共组织培训农民8287人,其中男3866人,女4421人;有组织的向市内外输出劳动力5744人,完成年度计划任务的27.4%。其中输出省外2279人,输出市外2434人,市内转移1031人。输出地主要是北京、山东、广州、福建、江苏、浙江、深圳、海南、昆明、大理等地。若输出劳动力以十个月计,月人均纯收入按最低200元算,全市预计可增加劳动者纯收入1148.8万元。

(二)积极搭建劳务输出平台

为切实做好劳动力培训输出工作,加快城乡富余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各县(区)及相关部门以贯彻落实全市劳动力培训输出工作会议精神为契机,在实施劳动力培训工作中,建立了市县(区)乡三级劳务工作体系,初步形成市县(区)乡三级分管领导具体抓劳动力培训输出的长效机制,改变了过去外出务工主要靠“亲带亲,邻带邻”或者是靠血缘、人缘、地缘关系的打工方式,使外出务工由零星松散型向规模化和有序化转变。

(三)农民进城务工培训体系初步形成

随着时代的进步,城市对农民工就业知识技能、道德水平要求越来越高。为了增强农民进城务工的就业能力,各县(区)充分发挥职业教育的优势,积极开展农产品加工、餐饮、家政服务、民族舞蹈艺术、保安、电脑应用、美容美发、家电维修、汽车驾驶等方面的技能培训,提高了进城务工人员的素质和在市场竞争中的适应能力。

(四)劳务输出方式不断改进,服务意识进一步加强

为把劳动力培训输出做成净值上亿元的富民强市产业,使外出务工人员走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各级人民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特点,想办法,找路子,对所输出的劳动力由输送单位与用工单位洽谈工资待遇,签订劳动用工合同,并派专人护送。如:永德县妇联充分利用县、乡、村三级妇联组织网络健全的优势,对全县16到25周岁并愿意外出打工的男女青年进行摸底造册,在继续向省内输送家政服务员的同时,积极主动与一些省内外企业联系,进行劳务用工洽谈,为广大农村青年寻找更多更好的就业岗位。经多方考察,永德县妇联与广东省东莞市华荣电子有限公司签订用工协议,利用所建立的劳动力档案,在短短的一周内就迅速组织了184名适龄男女青年向该公司输出,并在这批务工人员中设立班委,班委设1名班长、1名副班长和10名组长,同时建立相应的联系制度,要求各小组随时观察组员动态并向班长汇报,班长向县妇联汇报工作和生活情况,做到一月一次电话汇报,三月一次书面汇报,确保劳务人员输得出、留得住。

(五)积极培育劳务输出中介机构,壮大劳务输出力量和队伍

为改变目前全市劳务输出中介机构比较少,力量十分薄弱的状况,各级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在做好信息引导、市场培育工作的同时,一方面加强对原有17家劳务中介组织进行管理。另一方面,严格按照市场化运作机制,积极创造条件开拓劳务中介机构,批准了“万鑫劳务公司”和“汉先科技劳务输出职业介绍所”成立,壮大了劳务输出力量和队伍。

二、经验和体会

(一)搞好摸底调查,抓好宣传发动

为切实将劳动力培训输出工程抓落实,永德、双江、镇康、云县、临翔、凤庆等县妇联,分别深入30个乡镇,开展摸底调查和宣传发动工作,针对大部分女青年愿意外出打工,但怕被骗、被拐以及家政服务员“低人一等”“伺候人”等陈旧观念进行耐心细致的教育,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如:永德县妇联在永德电视台设《女性天地》栏目进行宣传;各级妇女组织利用召开村组妇女干部会、群众会等形式,宣传劳务输出的典型事例,并对16-25岁愿意外出务工女性人员565名进行造册登记。

(二)实行了劳动力培训输出报表制度

为使劳动力培训输出工程规模化、项目化、制度化,市劳动力培训输出办公室制作了有关统计报表,实行每月一报的零报告制度,各县(区)劳动力培训输出办公室通过“临沧农业信息内部交换网”网上报送,市直有关部门、中介服务组织实行书面表格报送。

(三)抓订单、搞培训、树品牌

各县(区)各部门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采取“订单式”的培训,把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和劳动力输出工作结合起来,探索出了一条经济有效的路子,为打造好临沧品牌奠定基础。例如:市就业局下属的桑嘎艺术培训中心,与山东、浙江、福建、广东、海南等国家级4A级风景区签定培训订单,联合开展以佤文化为主的民族舞蹈艺术培训,所输出人员供不应求。目前已向上述五省输出佤山青年86人,使来自贫困山区的佤族青年找到了一条很好的就业道路。耿马、云县、凤庆、永德等县委政府,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组织有关部门到用工比较多的沿海地区进行实地考察,与相关部门达成劳务协作协议或直接采集厂家用工信息,直接输出劳务人员到厂家。同时,积极邀请用工单位或沿海有关中介机构到临沧进行实地考察,对前来报名的劳务人员直接进行面试,提高输出就业成功率。

(四)多方筹措资金,确保工程进度

在市、县财力十分困难,没有能力给劳动力培训输出工程注入更多经费的情况下,各县(区)及各职能部门充分利用行业优势,多形式、多渠道筹集资金,确保项目落实,为全面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的劳动力培训输出任务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如:市扶贫办与市技工学校联合举办的劳务输出培训班,市扶贫办从2003年末安排给双江、沧源、耿马、永德四县的科技扶贫资金中拿出11.5万元,为这四个县的101名农村贫困家庭子女进行电工、电子等技能培训,同时动员他们加入工会组织。邀请苏州太沧市三资企业欧亚马自行车厂领导亲临学校对这批培训人员进行综合考察面试,所培训专业技能均达到厂家要求,对家庭确实困难,无法解决车旅费的,技工学校负责为每人承贷1500元的小额信贷,由厂方在个人逐月工资中扣还,使这101名学员全部应聘输出到该厂就业。

自开展劳动力培训输出工作以来,我们深深体会到,做好劳务输出工作,健全机构是基础;加强领导,部门配合,狠抓落实是关键;筛选信息、提供服务是保证;同时,加强帮助引导,形成浓厚的社会氛围也是必不可少的。坚持政府组织与群众自发相结合,农忙与农闲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市内与市外相结合,既发挥各类网络机构的信息服务作用,又发挥各种“能人”的牵头带动作用,不断扩大劳务输出总量,重点提高劳务输出的质量,推进劳务输出由体力型向技术智能型转变,由盲目松散外出向有组织输出转变,使劳务输出成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和稳定就业的重要举措。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我市劳动力培训输出工作在各级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的共同努力下,迈出了可喜的步伐,为进一步做大做强这一新型产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从目前发展情况看,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劳务市场信息不灵、输出渠道不宽,输出工作种类单一

目前,全市尚未形成统一的劳动力供求信息共享平台,输出渠道不多,信息不灵,输出工种单一,大多数仅靠干苦力维持生计,稳固率不高,有碍于输出工作的开展。

(二)思想观念陈旧,意识落后,开拓创新意识不强,适应能力差,阻碍了劳动力培训输出的开展

长期生活在贫困山区的农村青年,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思想保守,外出大胆创业的意识不强,存在着“不愿出去,不敢出去,不会出去”和部份父母不愿意让其外出打工,担心外出打工挣不到钱或上当受骗,安全得不到保障,致使大部份富余劳动力闲置在农村得不到充分利用。加之部份青年文化素质普遍偏低,技能单一,输出去后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较弱,适应不了市场发展的需要。

(三)市外劳务市场发展空间较大,但多以女性员工为主

从各县(区)输出人员以及与我们联系的几家中介组织需要的人员情况来看,市外劳务市场所需员工数量较多,发展空间广阔,但需要输送的时间紧迫,且多以35岁以下的女性员工为主,男性员工占的比例较少,要在短时间内组织一定数量的女性员工,难度为较大,这给劳动力培训输出工程进一步的扩大输送规模带来一定的困难。

(四)劳动力培训输出投入不足

劳动力培训输出工程虽然按市场化运作,但全市劳务输出还处于市场培育的初级阶段,中介组织的力量仍十分薄弱,还需政府扶持。各职能部门在从事培训工作中,相应的培训经费得不到落实,而培训对象绝大多数来源于贫困山区,他们有外出务工的愿望,但却无法支付培训费用和外出务工车旅费,成为制约这一新型产业发展的瓶颈。

(五)跟踪服务滞后、信息反馈缓慢

要使输出的劳务人员稳得住,减少一些问题特别是侵害权益事件的发生,就必须加强输出单位与输入单位的联系,做好劳务输出跟踪服务和信息反馈工作。由于经费问题和此项工作刚起步,多数县在跟踪服务管理和信息反馈方面没有很好开展,一旦发生侵权事件,将对今后劳务输出造成一定影响。

四、下步工作计划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要牢固树立劳务培训输出在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民就业,增强农业发展后的战略地位认识,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全面配合新闻部门,加大农村劳动力培训输出工作的宣传力度,广泛宣传,积极引导,多渠道、多形式、多行业的多输出、快输出,营造良好的城乡富余劳动力培训输出就业的社会环境。

(二)切实加强领导,狠抓责任落实

督促各县(区)和各部门对全市劳动力培训输出工作会议的贯彻落实,做好劳动力培训输出年度计划和目标考核责任制,将目标任务分解到乡镇和各有关部门,采取年初签订责任书、月统计、季检查、年终考核的办法,确保劳动力培训输出措施落到实处。同时,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和广泛参与,演好劳务输入“大合唱”,为全市的劳务培训输出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强化职业技能培训, 提高务工人员技能和素质,打造我区技能型、高素质劳务输出的品牌

按照市场化、社会化的要求,创新培训模式,调整和改革各类培训机构,积极组建职业技能培训基地,通过规范、引导,逐步形成以市为中心、县为骨干、乡镇为基础的农村劳务培训体系;建立培训与输出的互动机制,依照市场需求开展“订单式培训”,以培训专业技能、适应能力和创业精神为重点,把劳动技能、思想道德、政策、劳动合同法律法规培训和安全常识及公民道德培训,法律知识、安全防范等培训内容结合起来,突出培训的针对性和适用性,增强外出务工人员市场竞争能力,就业稳定性和安全防范意识。

(四)提高信息服务水平

要本着“输前认真考察,输出严格组织,输后加强管理”的原则,严格审查务工信息,把好务工人员思想关、技术关和健康关,以适应不同行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协同用人单位搞好跟踪服务,维护劳务人员的合法权益。

(五)进一步拓宽劳务输出渠道

要通过狠抓各项措施的落实,实现全市劳务输出工作“四个转变”,一是输出对象由单一型向多元型输出转变,二是由数量型输出向数量、质量型输出转变;三是由自发地、无序地输出向组织化、规模化输出转变;四是输出效益由单纯的经济收入向培养人才和劳动致富转变。要进一步总结和运用近几年来开展对外劳务输出的成功经验,结合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积极搜集、筛选劳务供求信息,为外出劳动力提供准确可靠的务工信息,努力提高劳务输出的成功率和稳定率,确保劳务输出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增加农民收入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努力把全市劳动力培训输出工程做成一个富民强市的新型产业。

云南省年国土资源综合统计分析报告

2006年,是巩固土地市场治理整顿成果的重要一年,是开展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重要一年,也是加强地质工作的重要一年。一年来,全省国土资源系统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作全局,以“完善体制,提高素质”为动力,抓住资源保护、资源保障、资源市场建设、依法行政以及队伍建设等环节,开拓创新、积极进取、努力工作,在保护资源、保障发展、维护权益、服务社会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新成效。2006年主要工作成效如下:

● 积极服务经济建设,国土资源保障能力明显增强。

● 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

● 继续开展“两个”市场治理整顿,市场秩序日趋规范。

● 深化“三权”制度改革,资源有偿使用成效明显。

● 领导有力,组织严密,全国“两会一班”在昆明成功召开。

一、土地资源

(一)土地资源状况

云南省辖16个市、州,130个县、市、区,全省土地总面积3831.94万公顷,居全国第八位,属全国土地面积较广阔的省份。其中农用地3176.84万公顷,建设用地78.77万公顷,未利用地576.33万公顷。截至2006年底全省耕地607.78万公顷,比2005年减少1.66万公顷,占总面积的15.9%;园地84.08万公顷,占2.2%;林地2214.24万公顷,占57.8%;牧草地78.25万公顷,占2.0%;其他农用地192.49万公顷,占5.0%;居民点用地61.03万公顷,占1.6%;交通用地9.73万公顷,占0.3%;水利设施用地8.0万公顷,占0.2%;未利用土地532.0万公顷,占13.9%;其他用地44.33万公顷,占1.1%。

2006年,年初农用地面积3176.09万公顷,年内增加面积0.75万公顷,年末农用地面积3176.84万公顷。

(二)土地利用情况

1.农用地

2006年云南省各类土地增减总的变化趋势为:未利用地、耕地、其他土地及其他农用地减少,林地、园地、建设用地、水利设施用地增加。耕地净减少24.9万亩,园地净增加19.4万亩,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净增加12.5万亩,交通用地净增加4.1万亩,水利设施用地净增加1.9万亩,未利用地净减少25.5万亩,牧草地净减少0.7万亩,其他农用地减少3.1万亩。

林地、园地增加和未利用地减少的主要原因是退耕还林还湖还草,开发荒山,植树造林,保护生态环境的政策和实施农业结构调整的结果。水利设施用地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兴修水利,大力发展水电事业。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和交通用地增加主要是建设占用,其他土地增加主要是灾毁地,即原耕地变为滩涂。

2.建设用地

2006年全省省级人民政府共审批建设用地10221.84公顷,其中农用地转用8029.16公顷,耕地5988.04公顷。2006年全省审批用地量比2005年增加了3143.12公顷。主要用地集中在昆明市、曲靖市、德宏州、文山州、玉溪市、红河州、大理州、楚雄州等地区。

全省省级审批分批次建设用地6590.97公顷,其中商服用地833.71公顷,工矿仓储用地517.61公顷,公用设施用地371.43公顷,公共建筑用地711.48公顷,住宅用地682.61公顷。单独选址建设用地3630.87公顷,其中交通运输用地1149.55公顷,水利设施用地1426.71公顷。

建设用地增加的主要原因,一是近年全省加大了基础设施的投入,交通、电力、水利设施用地增多;二是大力发展小集镇建设和工业用地,造成村庄、建制镇和独立工矿面积增加。

(三)土地整理、复垦和开发情况

2006年全省土地整理项目50个,面积12395.57公顷,投资额20436.48万元,投资额比2005年的15844.78万元增加了4591.70万元。其中国家级项目5个,省级项目25个,州级项目4个,县级项目16个。

全省土地复垦项目21个,面积5635.85公顷,投资额15333.28万元,国家级项目11个,省级项目5个,州级项目5个。

全省土地开发项目58个,增加面积8340.11公顷,投资额19298.87万元。其中国家级项目4个,面积766.55公顷,投资额2401.85万元,省级项目17个,面积3435.57公顷,投资额8349.88万元。

二、矿产资源

(一)矿产资源现状

云南省位于西南“三江”成矿带中南段、攀西黔中区(川滇—滇东成矿带)、红水河右江区(滇东南成矿带)3个资源集中区,成矿条件优异,被誉为“有色金属王国”。截至2006年底,全省共发现各类矿产142种,占全国已发现矿种的83.04%,在已发现的矿产中,有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有85种。其中列第一位的有铅、锌、锡、磷、铟等9种矿产,第二位的有铂族金属、锗、硅藻土等7种矿产,第三位的有铜、镍、锰、银、锶等9种矿产。

云南矿业发展迅速,涌现出昆钢集团、云锡集团、云铜集团等一批大型骨干企业集团,全省矿业产业在职职工人数达32万人,若加上相关延伸产业的从业人员,全省矿产业直接、间接从业人员达百万人。2006年全省采煤6300多万吨,10种重要有色金属产量达170万吨,其中精锡约7万吨(含省外、境外来料加工),居全国第一位,铜、铅、锌、磷居全国第二、第三位,钢铁产量达到450万吨。规模以上矿业实现产值1000亿元,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40%。矿业已成为全省国民经济发展的五大支柱产业之一。

(二)地质勘查投入及勘查成果

云南省境内拥有以省地矿局、省有色地质局、省煤田地质局为主的勘查单位共73个,从事基础性地质调查、战略性矿产勘查及商业性矿产勘查。据不完全统计,全省2006年地质勘查投入34779.86万元(未含社会资金投入情况),比2005年增加投入3830.72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拨款2332.65万元,地方财政拨款1537.49万元,企事业投入30909.72万元。其中投入矿产资源补偿费140.00万元,外商投入575.87万元。随着全球以矿产品为主的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扬,云南省地质勘查投入的主要资金来源以社会资金和外资为主,主要进行煤、铁、铜、金、铅、锌、锡、锑等重要矿种的勘查。全年完成机械岩心钻探工作量230952米,坑探工作量17229米。直接从事地质勘查人员2607人,其中技术人员994人,劳动报酬支出7769.21万元。

全省新发现了富源县桃树坪煤矿、威信县玉京山高田煤矿、镇康县天生桥多金属矿、永平县阿古寨多金属矿、潞西市王台山镍矿等一批矿产地。通过地质工作,初步查明煤炭资源储量10.98亿吨,铜矿16146吨,铅矿178764吨,锌矿197729吨。

(三)矿产资源勘查和开发发证情况

截至2006年底,全省采矿许可证发证数5933件,其中本年新立2012件。开采主要矿产为有色金属矿产154个、金矿14个、黑色金属矿产92个、非金属矿产4833个、煤701个,批准登记面积3074.76平方千米,矿业权使用费419.35万元。按经济类型分,国有企业276个,集体企业1063个,股份合作企业28个,股份公司80个,有限责任公司403个,私营企业3739个。

全省全年批准登记勘查许可证1506件。涉及主要矿产为有色金属矿产570个、金矿179个、黑色金属矿产445个、非金属矿产46个、煤矿242个、稀有(稀土、稀散)矿产3个,批准登记面积32014.87平方千米,矿业权使用费671.49万元。按经济类型分,国有企业199个,集体企业29个,股份合作企业11个,有限责任公司789个,股份公司107个,私营企业219个,中外合作企业10个,外资企业13个。

三、国土资源市场

(一)土地市场

1.土地一级市场

2006年全省出让土地14728宗,面积3815.81公顷,成交价款97.49亿元,纯收益15.70亿元。其中,协议出让9685宗,面积2351.97公顷,成交价款46.30亿元,纯收益7.31亿元;招标出让面积137.45公顷,成交价款5.29亿元,纯收益0.66亿元;拍卖出让面积124.78公顷,成交价款4.98亿元,纯收益1.15亿元;挂牌出让面积1201.61公顷,成交价款40.92亿元,纯收益6.58亿元。

2.土地二级市场

2006年全省转让土地18211宗,面积1553.91公顷,转让金17.36亿元;出租土地2921宗,面积19.09公顷,租金0.29亿元;抵押土地21032宗,面积21307.81公顷,抵押价款287.22亿元,贷款金额199.55亿元。

(二)探矿权采矿权市场

1.探矿权采矿权一级市场

2006年全省采矿权出让798宗,合同金额8075.74万元,其中行政审批234宗,金额296.32万元;招标1宗,金额1660万元;拍卖9宗,金额819.17万元;挂牌554宗,金额5300.25万元。全省探矿权出让584宗,涉及矿种主要有煤、铁、铜、锌、金、银及建材非金属矿产等。

2.探矿权采矿权二级市场

2006年全省采矿权转让40宗,价款28924.09万元,其中出售33宗,价款27952.09万元;作价出资1宗,价款800万元。全省探矿权转让26宗,价款5372万元,其中出售16宗,价款5035万元,作价出资3宗,价款328万元。

四、国土资源违法案件查处情况

(一)土地违法案件的查处情况

据统计,2006年度全省共发现土地违法案件2770件,涉及土地面积744.28公顷,其中涉及耕地301.55公顷。全省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共立案查处土地违法案件1702件,涉及土地面积578.28公顷,涉及耕地面积197.41公顷。截至2006年底,结案1557件,结案率为91.48%。处理本年发生案件1123件,涉及土地面积430.89公顷。

共拆除构建物4758.03百平方米,没收构建物131.08百平方米,收回土地31.76公顷,其中耕地16.60公顷,罚没款1846.95万元。

土地违法案件发生的原因:①经济增长的快速期,也是土地违法的高发期,地方政府为了快上项目,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往往忽视依法用地,大量的违法用地也就随之产生;②投资过热的产业,也就是土地违法多发的产业。从2006年全省国土资源执法监察的动态巡查、清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发现,很多违法案件发生在水泥、小冶炼、房地产、旅游等投资热产业。

(二)矿产资源违法案件查处情况

据统计,2006年全省共立案查处矿产资源违法案件591件,其中勘查违法案件33件,其余全部为开采违法案件。

截至2006年底,全省矿产资源违法案件结案553件,其中处理2005年未结案件6件,勘查违法案件33件,开采违法案件512件,罚没款343.66万元。

违法案件产生的原因:①近年来,随着矿产品价格的上升,一些人受到利益驱动,无视国家的政策法规,非法勘探、开采,越界开采现象屡禁不止;②执法队伍受编制限制,执法装备落后,无强制执行权,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对矿山的动态巡查和案件的查处。

五、国土资源行政复议情况

2006年申请行政复议32件,上年未结案件1件,本年受理32件,本年审结30件。涉及昆明市、保山市、玉溪市、楚雄州、红河州、文山州、大理州等地区。

六、国土资源管理机构和人员培训情况

2006年全省从事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总人数为10756人。省、市、县三级国土资源行政管理机构145个,人员7037人,经费收入83088.85万元,其中中央财政15528.20万元,地方财政55065.38万元,其他收入12495.27万元。直属事业单位353个,人员 2110 人。乡级国土所1163个,人员3719人(兼职91人)。

2006年全省参加学习培训的人数共计5723人次。其中,党校学习297人次,行政学院学习97人次,其他培训5329人(国外培训3人次);学历教育975人,其中硕士79人,本科509人,大专387人。

七、地质资料汇交、利用和信息化建设情况

2006年全省汇交地质资料181份,涉及固体矿产勘查174份,物化探遥感1份,环境3份,地质科研3份。全年借阅、查阅资料2631人次,查阅份数5563份次。

2006年全省从事国土资源信息化人员1004人,技术人员95人,历年经费投入13833.54万元,本年投入2839.35万元。

云南农业大学新生在哪个校区及新生开学报到时间

云南农业大学位于春城昆明,北依龙泉山、东傍盘龙江,毗邻著名风景名胜昆明黑龙潭公园,是云南省省属重点大学。

历史沿革学校创办于1938年,前身是国立 云南大学 农学院,建址昆明市呈贡县,1958年独立建成昆明农林学院,迁址昆明北郊黑龙潭,1962年滇南大学、滇西大学并入昆明农林学院,1969年搬迁至大理州宾川县,1970年迁至原曲靖地区寻甸县,1971年与云南农业劳动大学合并成立云南农业大学,1980年搬回昆明北郊黑龙潭。1983年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93年列为云南省属重点大学,2003年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07年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08年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为优秀,2009年、2013年、省委省政府依托学校教育管理资源分别创办了云南农村干部学院、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产业研究院、云南省食品安全管理学院。2013年12月,经科技部、教育部审核批准建设云南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

办学条件云南农业大学建校七十多年来,一代代农大人秉承“开学养正、耕读至诚”的大学精神,情系稼穑、躬耕疆域、励精图治、矢志创业,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在校全日制本专科生20707人(本科17715专科2992)、硕士研究生1487人、博士研究生189人和留学生83人,国际合作办学学生150名,共22616余人,成人教育学生8223余人。学校有校本部和五华校区、普洱校区、西双版纳校区。校本部校园占地面积1433402.46平方米,校舍面积560884.66平方米;五华校区、普洱校区、西双版纳校区占地面积530957平方米,校舍面积72597平方米。学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04亿元,固定资产总值20.31亿元。校本部图书馆是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云南省教育厅农学文献信息中心;馆藏文献307.31万册,其中,印刷型文献152.46万册,电子文献154.85万册,可使用中外文数据库71个。学校信息化建设日趋完善,正致力于数字校园与智慧校园建设。学校现设20个学院,涵盖了种植业、养殖业、水利水电、农业工程、农业经济管理以及部分人文社会科学学科。

师资队伍学校现有在职教职工1663人,其中专任教师1307人,正高职192人,副高职485人,博士生导师69人,硕士生导师557人。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3人,享受国务院津贴21人,云南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人才17人,享受省政府津贴22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16人,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才55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入选云南省“云岭学者”人才培养工程3人。拥有国家级科技创新团队1个,省级科技创新团队8个,省级哲学社会科学类创新团队2个,高校科技创新团队6个。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2个,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1个,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9人,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专家1人。

专业学科学校现有70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6个、省级特色专业7个、省级重点建设专业8个、省级品牌专业3个。有省部级重点学科25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2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6个。有农业硕士、兽医硕士、工程硕士、翻译硕士、体育硕士、风景园林硕士6个专业学位类别。有在职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审批权和外国留学生招生权。现有国家农科专业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农业生物多样性应用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级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和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等国家级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中心5个;拥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云南分中心、云南省协同创新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院士工作站等33个省部级科研平台;云南省高校作物种质创新及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等16个云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和研究中心;云南省生物多样性和生物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基地、云南省环境科学与工程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各1个;学校还建有24个校级研究所(中心)、校内实验农场和实习工厂及158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人才培养学校始终从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实际出发,开学养正,育人为本,因材施教,呕心培育边疆民族人才。办学初期,农业教育家汤惠荪、农学家张海秋、育种学家诸宝楚、植物病理学家段永嘉、烟草学家徐天骝、生物统计学家昝维廉、园艺学家蔡克华等为代表的一批学术先贤开创了边疆农大办学基业,先人风范激励着一代代学子践行“厚德博学、明理尚农”之校训。办学七十多年来,为社会培养了10万余名具有“科学情操、大地情怀、农民情结”专业人才。其中,水稻育种家、全国先进工作者归侨邓友成,献身彝区五十年,育成“楚粳”系列水稻品种,推广面积占云南省中海拔地区水稻种植面积50%以上;烟草育种专家、“全国烟草行业劳动模范”李永平,育成“云烟85”和“云烟87”品种,推广面积占2007年全国烟草种植面积的56.7%;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崔秀明,立足边疆苗岭壮乡,成为开创“三七之乡”支柱产业科技领军人;畜牧专家马崇文扎根基层第一线,成为“感动中国畜牧兽医科技推广功勋人物”;“全国杰出创业女性”李海燕自主创办的昆明华曦牧业集团,成为国家级扶贫龙头企业;省市两级龙头企业昆明兴海绿化有限公司总经理梁红,其公司连续5年产值超亿元;昆明轩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张明富,创办集生产、物流、销售、服务为一体的电子商务企业,不到2年就完成1亿元销售。云南省农业高级技术人员80%以上、农业技术推广站(所)负责人80%以上、县乡主管农业的领导80%以上是我校毕业生,少数民族毕业生占30%以上,他们既熟悉少数民族文化、又掌握现代农业科技和管理知识,扎根边疆民族地区孜孜以求,勤奋工作,为增进民族团结、边疆稳定,促进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教学改革近年来,学校按照全面深化综合改革、注重内涵发展的要求,多措并举,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调整优化专业结构,逐步构建了以农科为优势,农、工、经、管、理、文、法、教育多学科相互渗透、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框架;先后两次修订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08年,以“加强基础、通专结合、强化实践”为重点,构建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2010年,强调通专结合、分类培养,强化专业和实践教学,构建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体系;形成国家、省、学校三个层面的三级“质量工程”体系,共获准立项质量工程项目国家级52项、省级200项、校级81项;建设了课程开发系统、自主学习中心、实验教学中心、教学科研基地以及教学管理五大教学平台;2001年至今,共立项资助教改项目近261项;先后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优秀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11项、二等奖32项;先后拥有了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005-,连续11年评为云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考评优秀,入选2011-2012年度全国毕业生就业50所典型经验高校,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就业先进工作单位”荣誉称号。

科学研究学校先后承担联合国全球环境基金、国家973计划、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务院综改办、国家基金重点项目等各级各类项目3000多项,科研经费达11.7亿元,获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科学研究一等奖、国际农业研究(CGIAR)杰出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何梁何利科学技术进步奖、云南省科技进步特等奖等国际、国家及省部级奖励370余项,审定登记滇撒猪配套系、龙陵黄山羊、武定乌骨鸡、水稻、玉米、甘蔗、蔬菜、花卉、药用植物、牧草等动植物新品种(系)150余个。同时,学校立足云南生物资源优势,围绕省委省政府重大战略目标和“三农”发展需求,致力于重大科学问题理论创新、产业关键技术研发、产学研政企商相结合与农科教一体化的社会服务体系机制创新,为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提供人才科技和智力支撑。其中,李铮友教授等率先在国内实现了杂交粳稻“三系”配套,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创造了杂交粳稻单产1108.55千克的世界纪录;曾养志教授等潜心研究西双版纳微型猪近交系35年,繁育28世代,近交系数达99.96%,居国际领先水平;朱有勇院士团队的研究论文在《Nature》上作为封面文章全文发表,创建的作物多样性优化种植技术、冬季马铃薯无公害超高产技术被省委省政府列为重大科技成果推广,累计推广应用2亿余亩;盛军教授团队研发的生物多酚代谢免疫调节技术、普洱茶精深加工技术、生态种植技术,及研发的普洱茶珍、多酚云烟、辣木系列产品,为一批龙头企业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社会服务学校坚持走******的科教兴农之路,高度重视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大力推进校地、校企间深度合作,逐步形成以服务“三农”为主体,多项社会服务工作为支撑点的“一体多点”科技服务新格局,社会服务工作成绩显著。重点开展“挂包帮、转走访”工作。派出205位中层以上干部与结对帮扶的姚安县前场镇木署村、南华县沙桥镇新华村共116户贫困户做到“一对一”遍访、帮扶,并为两个村精心制订精准扶贫方案,全力促进精准帮扶项目落地,产生效益。在剑川县、会泽县、马龙县稳步推进定点定人对口帮扶“3+3”校县联合行动,大力扶持当地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现代农业;在迪庆州通过科技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农村干部培训等方式,加速迪庆特色生物产业的发展;在镇康县、泸水县全面实施兴边富民工程,全力支援边疆***长廊建设;在昭通、玉溪、红河、文山、普洱、西双版纳等州(市)参与实施“百亿斤粮食增产计划”,大力推广以粮食作物高产创建、间套种、覆膜种植、水改旱、集中育秧育苗为主的十大科技增粮措施;深入开展校地、校企合作,与昆明、文山、德宏、迪庆、大理等10余个州(市),与天士力、苗乡三七等150多家龙头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建立了全方位、深层次、宽领域的合作关系;努力办好国家级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产业研究院,积极探索建立以大学为依托、农科教相结合、教科推一体化的科技服务新模式;依托云南农村干部学院、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云南省食品安全管理学院等优质培训资源,共培训农村基层干部和实用技术人才2万余人次;开展“三区”科技人才选派及培训工作,累计选派408人次,共开展两期培训班,对来自89个“三区”县(市、区)的178名基层科技工作人员进行了养殖、种植专业培训;跟进独龙江人才帮扶工作,派出最权威的专家团队,为独龙江乡专业人才培训、专业基地建设等做好服务工作。各项社会服务工作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得到了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好评。学校连续七年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年度社会扶贫先进集体”;2011年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十一五’扶贫开发工作先进集体”、“新三年兴边富民工程先进集体”、“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单位”。

合作交流学校先后与英国、美国、日本、韩国、法国、比利时、荷兰、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斯洛文尼亚、泰国、越南、缅甸、柬埔寨、老挝等23个国家的75个院校建立了学术交流合作关系。2012年,外交部和教育部批准设立首批国家级援外教育和培训机构——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获田家炳基金会资助,建盖了国际学院田家炳楼。获教育部批准成为中国政府奖学金接收外国留学生院校。与荷兰劳伦斯坦应用技术大学开展“2+2”模式联合培养项目;与英国胡弗汉顿大学开展多项科研合作项目,联合培养双学位本科至博士生;同时,获教育部批准,与该校合作举办了学校首个本科层次“土木与环境工程”中外合作办学项,与新西兰林肯大学签定了中外合作办学协议;与越南河内国家大学所属社会科学及人文大学、河内大学及太原农林大学等高校以“2+1+1”模式合作培养越南语专业本科生;与越南荣市大学、越南河江省教育厅、越南奠边省教育厅等开展“2+3”本科教育项目;与泰国大学以“2+1+1”模式联合培养泰语专业本科生。与日本鹿儿岛大学、京都府立大学、北海道大学和琉球大学等开展学生交流项目。已培养近500名本科、硕士和博士外国留学生。承办科技部、农业部、中国-东盟合作基金、亚洲专项基金等部委或国际组织委托的援外农业科技国际培训班20余期,为东盟等发展中国家培训国外学员400多名,与中国-和平发展基金会合作赴柬埔寨开展了“走出去”培训;与越南河内农业大学合作,为越南举办了50期农业科技培训班,培训学员1500多名。先后主持了GEF、EU、ADB等资助的20余项国际合作科研项目,常年聘请外专、外教10余名,每年有30多名国内外具有较高学术造诣的院士和专家教授到学校讲学或被聘为客座教授。目前在校留学生80余名。此外,学校与斯洛文尼亚马里博尔大学、美国夏威夷大学考爱社区学院和里沃德社区学院等签订了合作协议。

精神文明学校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观念,齐抓共管精神文明和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倡导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大力弘扬“开学养正、耕读至诚”的大学精神。涌现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师德先进个人、全国十大“三农”人物、全国民族团结先进个人、云南省兴滇人才、云南省十大杰出青年、省部级劳模等100余人。有中共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代表1人,全国人大常委1人。培养出道德模范、全国优秀大学生、见义勇为英雄大学生杨继斌;全国大学生百名自强之星刘艳华;全国百名优秀大学生胡颖;全国残疾人运动会马拉松比赛冠军韩桂明;首届全国城市电视台业余主持人大赛最佳主持人刘亚萍;全国新丝路杯模特大赛云南赛区冠军徐靖等优秀大学生。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连续16年受到团中央表彰,校男子篮球代表队连续多年获云南省高校篮球比赛冠军。学校获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被评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和云南省德育先进单位,云南省文明学校、云南省文明单位和昆明市文明单位称号。

办学70多年来,学校为边疆稳定,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继往开来,学校将继续秉承“开学养正、耕读至诚”之精神,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和依法治校,坚持立德树人、德育为先,积极探索构建现代大学制度,努力建设成为国内同类院校一流、国际上知名、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型大学。 ;

本站部分文章、图片属于网络上可搜索到的公开信息,均用于学习和交流用途,不能代表班牛的观点、立场或意见。我们接受网民的监督,如发现任何违法内容或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第一时间联系小编邮箱jiasou666@gmail.com 处理。
上一篇:做抖音直播一个月收入大概多少-做抖音主播一个月收入多少
下一篇:海外仓一件代发有何具体优势?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