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金日本电商市场 促销择时很重要
479
2022-06-24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健康快速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46号)、《国务院关于同意在雄安新区等46个城市和地区设立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的批复》(国函〔2020〕47号)精神,全面推进中国(绵阳)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以下简称绵阳综试区)建设,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特别是对绵阳科技城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四向拓展、全域开放”战略部署,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为目标,充分释放绵阳智能制造潜力、电子信息全产业链制造能力,发挥绵阳四川区域性中心城市区位优势,力争将绵阳建成立足本地优势产业、激发创新创业、联动成都和重庆等西部中心城市、带动周边区域、连接国际市场的西部跨境电子商务(以下简称跨境电商)发展新高地,为推动全国跨境电商健康发展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新经验。
(二)基本原则。
坚持激活创新创业、促进产业转型。通过激活跨境电商领域创新创业,培育新型贸易方式经营主体,推动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高端装备等产业贸易方式和终端制造产品适应新型贸易业态。
坚持联动中心城市、连接国际市场。充分利用成都、重庆等地国际贸易物流通道,积极推动城市间产业、政策联动,不断扩展绵阳企业出海路径,更好连接国际市场。
坚持实践成熟经验、试点特色政策。复制推广全国各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成熟发展经验,根据绵阳跨境电商发展现状、传统产业特点及未来发展趋势,制定和试点特色内陆城市跨境电商出海政策。
坚持推动科技创新、提升转化成效。依托绵阳科技创新优势和技术成果转化平台,提升跨境电商出口企业研发设计能力,收集、分析国际市场需求,指导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
(三)发展目标。
经过3—5年改革试验,健全跨境电商发展体制机制,完善支撑服务体系建设,力争将绵阳综试区打造成为西部地区跨境电商创新发展新高地和高水平开放经济示范区。
至2023年,全市累计引入和培育350家跨境电商企业,发展壮大6家跨境贸易服务企业,实现跨境电商进出口交易总额10亿元;在绵阳跨境电商公共服务平台备案企业超200家,设立跨境电商示范园区2个,引进培养跨境电商专业人才700人以上。
至2025年,全市累计引入和培育500家跨境电商企业,发展壮大10家跨境贸易服务企业,实现跨境电商进出口交易总额15亿元;在绵阳公服平台备案企业超过300家,设立跨境电商示范园区3个,引进培养跨境电商专业人才1000人以上。
(四)实施范围。
线下范围。在绵阳市全域,形成“1+3+8”跨境电商空间布局。“1”即绵阳高新区核心发展区,“3”即在绵阳经开区、绵阳科技城科教创业园区(以下简称绵阳科创区)和江油市建设试点先行区,“8”即在涪城区、游仙区、安州区、三台县、梓潼县、盐亭县、平武县、北川县建设试点应用区。
线上范围。绵阳跨境电商公共服务平台范围覆盖在平台注册、备案和开展跨境电商进出口业务及服务的各类市场主体。
二、主要任务
(五)建立线上跨境电商公共服务平台。对接中国(四川)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已有跨境电商通关、出口退税等服务功能,优化提升绵阳市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原有功能,推动建设绵阳跨境电商公共服务平台(以下简称公服平台),按照跨境贸易电商(海关监管代码9610)、保税跨境贸易电商(海关监管代码1210)、跨境电商企业对企业直接出口(海关监管代码9710)和跨境电商出口海外仓(海关监管代码9810)要求,推进平台与海关、税务、外汇管理等部门数据对接、信息共享,为跨境电商企业提供一站式在线服务,实现跨境电商企业备案和信用管理。
(六)建立线下综合园区平台。按照差异定位、协同发展思路,推进形成核极带动、多点推进、覆盖全市的线下综合园区平台。以绵阳高新区为发展核心区,推进绵阳经开区、绵阳科创区和江油市构建应用增长极,在涪城区、游仙区、安州区、三台县、梓潼县、盐亭县、平武县、北川县多点布局,建立具有本地特色的跨境电商出口集聚区和跨境电商进口消费商圈。
(七)构建信息共享体系。通过建设绵阳公服平台,统一电商企业商品、订单、物流、支付、信用等信息标准规范,打通海关、税务、外汇、商务、物流、金融之间的信息交流渠道,实现监管部门、地方政府、金融机构、跨境电商企业、物流企业之间信息共享,为跨境电商信息流、资金流、货物流“三流合一”提供数据技术支撑。
(八)构建物流服务体系。利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建设互联互通的智慧物流信息系统。依托中国邮政速递物流、云途等物流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提供物流状态查询及仓储物流资源配置服务。整合优化现有物流资源,加强与成都、重庆等国家航空口岸协作,支持绵阳开通国际航线,利用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构建布局合理、层次分明的跨境物流分拨配送和运营服务体系。
(九)构建统计监测体系。探索跨境电商全口径统计方法,重点解决海外仓备货等业务模式下跨境电商统计难点,建立全面规范的统计体系。统一跨境电商交易标准格式,简化跨境电商进出口商品统计分类标准。利用绵阳公服平台大数据分析,对各类跨境电商平台数据进行汇总、处理、应用,为政府监管和企业经营提供决策支撑。参照现行海关贸易统计指标体系,完善出口邮(快)件申报信息,实行跨境电商出口邮(快)件纳入海关贸易统计。探索对跨境电商出口海外仓(海关监管代码9810)模式进行数据监管和相应政策支持。
(十)构建金融服务体系。鼓励本地金融机构、龙头企业、城市产业发展基金与第三方支付机构、第三方电商平台、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开展合作,为跨境电商企业提供完备便捷、风险可控的一站式金融服务。推动绵阳公服平台线上金融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基于平台申报数据的进出口收付汇试点和跨境电商普惠金融产品开发,满足从事跨境电商境内个人对外贸易结算需求,允许其通过个人外汇账户办理跨境电商外汇结算。
(十一)构建信用评价体系。整合绵阳公服平台备案的市场主体登记信息、信用中国(四川)公示信息等数据,建立跨境电商信用数据库和信用评价系统,记录和积累跨境电商市场主体基础数据,对接海关、外汇管理等监管部门信用认证体系,实现对电商信用信息“分类监管、部门共享、有序公开”。
(十二)构建风险防控体系。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建立风险信息采集、评估分析制、预警处置、复查防范机制,有效防控综试区内非真实贸易的经济风险。支持企业开展世界电子贸易平台(e-WTP)等各类模式探索创新,建立国际市场风险预警机制,及时收集、公告国际市场潜在的贸易摩擦、合规管理、知识产权及产品安全风险,为企业安全经营提供信息支撑。
(十三)构建企业孵化体系。依托全国知名跨境电商孵化器和培训服务机构,打造跨境电商全方位、一站式的创业服务体系。整合跨境电商供应链、仓储物流、支付结算等资源,在跨境电商孵化基础上实现可靠的资源配套。加大对跨境电商中小卖家孵化培育,支持跨境电商企业与智能制造企业合作对接,形成“跨境电商+智能制造”相互促进发展格局。
(十四)构建人才支撑体系。联合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等在绵高校,依托多层次、多体系孵化机构持续为绵阳培养和输出跨境电商人才,提高创业者经营水平,制定跨境电商人才认定、管理办法,吸引跨境电商人才回流,持续壮大绵阳跨境电商从业人群。组织全国性跨境电商创业及产业交流活动,在绵阳形成浓厚的跨境电商创业氛围,以激活跨境电商创新创业为路径,向绵阳传统优势产业植入新型外贸基因,增强绵阳企业外向性。
(十五)构建品牌培育体系。加大“绵阳造”品牌出海扶持力度,统一“绵阳造”品牌、标准和服务,强化品牌运营管理,提升绵阳品牌国际影响力。构建“绵阳造”公共品牌与企业品牌联动的跨境电商品牌培育模式。依托“绵阳造”公共品牌,提供标准规范和公共服务,降低企业自主培育品牌成本。支持企业注册或收购境外企业,与绵阳制造企业合作,培育企业自主品牌。
(十六)推进科技转化和制造业创新发展。依托绵阳科技城创新能力,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增强绵阳制造产品的外向性。强化跨境电商数据对企业创新的支撑,应用大数据分析,分类指导优势产业产品创新,提升绵阳制造企业国际市场产品供应能力。支持跨境电商企业与智能制造企业联动,在电子元器件、新材料产品等工业领域探索跨境电商定制化生产模式。
(十七)推进跨境电商与优势产业融合发展。充分发挥绵阳在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等领域的技术积累和生产配套能力,通过跨境电商衔接海外市场,将绵阳支柱产业的技术优势、制造优势、配套优势转化为对跨境电商市场的中高端产品供应链优势、国际品牌塑造优势,打造高质高价产品供应链基地和中高端跨境电商品牌集聚地。引进培育契合绵阳优势产业的B2B出口平台,支持有实力的企业探索以跨境电商平台接收全球订单、智能工厂高效生产、跨境物流供应链按约送达的全球互联网工厂模式。支持绵阳企业进出口联盟海外展示中心开设跨境电商展示专区,线上线下协同打通绵阳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产业连接。
(十八)推进跨境电商海外仓加快发展。引导有条件的企业通过自建或租赁的方式,在重点国家或地区建立跨境电商海外仓,搭建以海外仓为支点的辐射网点,为绵阳跨境电商企业提供展示推广、报关清关、仓储配货等产业链服务,实现跨境电商本地化运营管理。探索与成都及省内其他城市建立海外仓共享机制,形成以省为单位、覆盖全球主要跨境电商市场的共享海外仓网络。
(十九)推进“成绵”综试区协调联动发展。推进绵阳公服平台与成都跨境电商公共服务平台对接和信息共享,便利两地跨境电商企业“一次备案、两地互通、异地办理”,增加企业运营灵活性。依托绵阳综合保税区,开展“特殊区域出口”和“网购保税进口”业务,增强与成都双流国际机场、青白江铁路口岸的双向运输能力,降低绵阳企业驳接国际航线和中欧班列物流成本。
(二十)创新跨境电商政策激励模式。以绵阳高新区跨境电商园区为核心,面向园区内中小经营主体、拥有跨境电商自主品牌企业和利用跨境电商渠道开展跨境出口业务的企业提供办公场地、中转仓储、租赁补贴,并纳入跨境电商资金扶持政策范围。支持传统外贸企业、制造企业接入跨境电商平台,降低传统企业转型跨境电商门槛。
(二十一)创新跨境电商税收征管模式。依托绵阳公服平台和绵阳高新区跨境电商园区,第一阶段面向平台内备案且在园区入驻的企业,对符合条件的跨境电商企业按相关政策规定进行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对符合条件的出口企业实行增值税、消费税出口退(免)税或出口免税政策。第二阶段打通税务、外管、海关三方数据链,还原跨境电商真实贸易流程,引导企业阳光报关,方便企业结汇和纳税申报。
(二十二)创新跨境电商监管模式。结合绵阳市跨境电商监管中心现状,完善跨境电商监管体系,建立健全跨境电商直邮进出口监管机制,创新面向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高端装备等特色领域的B2B跨境电商出口监管模式。允许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在单证相符的情况下在线申报退换货。探索建立跨境电商消费纠纷解决机制。
三、保障措施
(二十三)加强组织领导。绵阳市成立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工作推进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绵阳综试区建设工作,强化工作保障和政策支持,扎实推进绵阳综试区建设。
(二十四)落实部门责任。绵阳市根据本实施方案,制定绵阳综试区建设责任清单,明确职能部门分工,强化目标责任考核,确保各项任务高质量完成。认真研究解决绵阳综试区与成都综试区联动发展中的具体问题,创新举措,力争综试区早出成效。
(二十五)支持资金保障。绵阳市要统筹外经贸发展资金,加大对绵阳综试区建设和创新的定向支持力度,研究设立绵阳综试区专项引导资金,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绵阳综试区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及跨境电商企业融资孵化。
(二十六)政策促进联动。省级有关部门(单位)加强业务指导和资金、人才、创新等方面支持力度。绵阳市主动加强部门间、毗邻城市间的沟通协作和政策衔接。以服务产业为准则,深化“放管服”改革,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做好风险防范,务实高效推进绵阳综试区建设。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