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电商服务规范(农村电商业务)

来源:网友投稿 981 2023-03-12

本文转载自网络公开信息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农村电商服务规范,以及农村电商业务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今天给各位分享农村电商服务规范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农村电商业务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如何加快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促进传统农业产业发展

电子商务的优点主要表现在降低交易成本、减少库存、缩短生产周期、增加商业机会、减轻对实物基础设施依赖的24小时无间隔的商业运作等,因此能够有效地克服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不利因素,对我国农业产业化进程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具体表现为:

一、减少生产的盲目性。农业电子商务能够减少乃至消除农业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为农户和企业及时地提供全方位的市场信息,有利于企业和农户准确地把握市场需求,使农业的生产行为变得智能、快捷。

二、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在农业产业化中导入电子商务,企业通过网络发布信息、处理订单、安排生产、分配资源,供应链中的所有组织几乎可以在“第一时间”内从互联网上获得所需信息,减少了中间商环节,缩短了小农户与大市场之间的距离,降低了买卖双方的搜寻费用。

三、打破区域和时间的限制。农业电子商务使农业企业冲破条块分割的市场格局,摆脱区域性市场的限制,进入跨地区乃至跨国的网络销售,有利于形成统一有序的大市场,使交易双方的选择性扩展到最大。

四、实现农产品流通的规模化。在农业电子商务中采用网络交易平台,能够将少量的、单独的农产品交易规模化、组织化。农民将农产品委托给配送中心而由其统一组织销售,交易的一方是农民群体,另一方是企业,双方的地位平等,各自的利益都能够得到充分保证。

五、方便对农民的教育与培训。农业电子商务将使对农民的教育和培训变得更为快捷、方便,更具有针对性,能够让农户了解最新农业生产技术和社会发展动态,不断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有利于促进农业新技术在农村的迅速传播,有利于农业产业化不断推向深入。

“淘宝村”兴起为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提供借鉴。2009年以来,国内淘宝村的发展呈现雨后春笋之势。据阿里巴巴调查显示,截止到2013年底,全国已经发现各类淘宝村20个,涵盖的网店总数约为1.5万家。淘宝村正在经历从点到面的跨越,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农村新经济浪潮。为了加快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促进传统农业产业发展,笔者建议:一是加大力度改善农村地区的交通、物流、电信、电力等基础设施;二是研究制定税收优惠政策。宽松的税收政策,是鼓励相关企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政策之一;三是鼓励以淘宝村为代表的自下而上的农村电子商务模式,鼓励推广先进典型,引导农民网商走集约化、品牌化、生态化的发展道路,避免恶性竞争;四是坚持农民在淘宝村发展和农村电子商务中的主导地位,政府采取因势利导、有为而治的策略,不干预不强势,做好服务,做好支持。

农村电子商务模式

农村电子商务模式

作为农村电子商务平台的实体终端直接扎根于农村服务于三农,真正使三农服务落地,使农民成为平台的最大受益者。那么,下面是我为大家在整理的农村电子商务模式,欢迎大家阅读浏览。

农村电子商务模式 篇1

三种农村电子商务的模式雏形:

第一种是遂昌模式,走平台化道路。

无可厚非,淘宝在推进农村“电子梦”上扮演了重要角色,尤其重点项目“特色中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遂昌位于浙江丽水市,遂昌馆是国内第一个县级农产品馆,今年年初时上线,其核心在一个独特的麦特龙分销平台,借助政府的强大支持和自身体系的巨大聚合力,“遂网”集合了当地千余家小卖家共谋发展。他们为千余家松散且不标准不专业的小卖家提供专业的培训服务,对上游货源进行统一整合并拟定采购标准,由“遂网”专业团队进行统一运营管理,线下则按照统一包装、统一配送、统一售后等标准化操作执行,遂昌模式更像是一个区域化的ShoppingMall,他们是一个服务商而已,售卖的是“标准化”。

第二种是成县模式,走资源整合道路。

成县地处甘肃陇南市,该县电子商务的发展和县委书记李祥的推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李书记因在网上频频叫卖家乡的鲜核桃,而被网友尊重为“核桃书记”。

在政府的支持和推动下,成县同样成立了电子商务协会,主打产品有核桃、土蜂蜜等地方特产,依托在淘宝网店和陇南生活网.net团购平台,销售平台,新闻平台,等网站进行销售,值得一提的是,他们尝到了在微博、***上推销产品的甜头,并招募了不少年轻销售人员,对他们进行专业化的微营销培训,至今他们80%的销售额来自这些免费的社会化媒体,而“网店”对他们来说更大的价值在于交易,创业初期这未尝不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陇南生活网”多次报道,电商工作人员爬山涉水四处寻找优质的农产品货源,找到一家便整合一家,即刻展开售卖,虽受规模限制,但小而灵活。虽然也注册了“山泉老树核桃”品牌,但还未进行深度开发。

第三种便是通榆模式,走品牌化道路。

通榆县和以上两县的最大不同是,开门见山进行品牌化运作,为当地的农产品取了一个好名字叫“三千禾”,并直接进驻天猫旗舰店。和其他两县相同的是,均成立了县域电子商务协会,并有专业的第三方主体进行运营。

如果把“遂网”理解为一个平台,“通网”就是一家B2C,“三千禾”呈现给你的是一个商品品牌,但其更重要的魅力在全程产业链上进行标准化运作,统一采购、统一包装、统一运营、统一配送、统一售后等诸多标准化尝试。

通榆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会大大的增加品牌附加值,目前主要售卖来自世界三大黑土地之一的杂粮杂豆、葵花籽、具有国家地理标识的草原红牛肉等。

有一点需要特别提醒,千万别简单的模仿品牌化这条路,农产品实行品牌化需要一定的基础条件,最基本的条件就是需要耕地有一定规模化和集约化,没有集约就没有效率,没有规模就没有产量,通榆县地处大东北,无论是规模还是集约程度相比江浙地区有着天然优势,专业的品牌化运作将如虎添翼。

还有一点需要特别思考,农产品品牌化后走的是多渠道战略,电子商务是重要的战场之一,品牌化的战略价值是可以带动产业群,上游产地可以更加集约化、规划化和现代化,下游可以带动半成品、深加工产业及附属产业的发展,产业发展最终收益的还是老百姓,这才是通榆县政府独具慧眼的地方。

以上三种模式,并不代表其一成不变,毕竟行业刚刚开始,创新及变化一直在影响着行业发展。

农村电子商务的“三个必须”

农村电子商务和资本市场上的电子商务有着不同的基因,我浅薄的总结在农村发展电子商务需要具备以下三个“必须”:

第一,发展农村电商,必须借助县级以上政府的公信力

以上三个县城,如果没有当地政府强有力的组织和支持,绝不会蛋出所谓的三种模式,这种支持不仅仅是“叫卖”,更重要的是为农产品质量做初级的信用背书,为第三方企业提供公司注册、税收、资金等实际性的支持。

我们多数的耕地小而分散,对于资源性的整合尤其需要借助政府的力量,而“三农”关系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县委书记勇于站出来推销家乡农产品便也亲民合理。

第二,农产品要卖得更高更远,必须实现专业的品牌化

我们需要明白一个核心,在农村发展电子商务的根本是帮助农民增收,增收的关键是:其一,减少农产品的滞销,获得更多销量;其二,让农产品卖出更高的价格,获得单量溢价。农产品进行品牌化运作便为农产品实现溢价增收开创了先决条件。

联想集团战略投资高端水果品牌“佳沃”便是恰逢其时的正确选择,柳传志坦言“联想做农业并不着急赚钱”,因为打造品牌是一个长期战略,更大的价值在未来市场,但现在需要先走出第一步。

第三,农产品品质体现,必须借助地域特色找出差异化

农产品市场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严重,我们耳闻能详多半是“地域品牌”,而非产品品牌,地域品牌的最大问题是好人坏人都可以用,就像今天你很难辨识谁是正宗的阳澄湖大闸蟹,消费者便对市场失去了正确判断,对行业是毁灭性的打击。

每个地域都有其唯一性,经纬度、温度湿度、光照时长、土壤结构等不同,会生长出不同的具有明显地域特色的农产品,我们需要在此基础上挖掘产品的特色卖点,进行专业化的品牌化包装,通榆县便依托独一无二的地理位置,打造出了“三千禾”,这是一条突围之路。

农产品电子商务的趋势

最后再谈一个趋势,即“原产地直销”,正如通榆欲在明年打造“电商黑土地”。这种做法就是我们挂在嘴边的“C2B”模式,农产品不同于工业化产品,有着天然的生长周期,这一特性为C2B预留了巨大的想象空间。

如果你对这块黑土地的杂粮杂豆有了巨大的信任和喜好,你完全可以预约明年全年的口粮,今后那块黑土地就是你的了。随着物流配套设施的不断完善,冷链物流的不断发展,这种想象将会逐步变成现实。

农村电子商务模式 篇2

[摘要]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近几年我国农村电子商务迅速成长,已经由成长期跨越到了发展期。农村电子商务要保持可持续发展,关键就是培养人才。基于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讨。

[关键词] 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

2017年11月11日,央视财经频道联合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发布了《2017中国电商年度发展报告》。报告指出,这几年我国农村电子商务迅速成长,已经成为2017年我国电子商务的璀璨之星。这份沉甸甸的报告列出了一串闪亮的数字。截至2016年年底,农村网店达832万家,带动就业人数超过2000万人。2017年1~9月,农村实现网络零售额8361.4亿元,约占全国网络零售额的17.14%。同比增长38.3%,高出城市5.6个百分点。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农村电子商务发展。2016年我国各部办委局先后出台40余个与农村电商相关的政策文件。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推进农村电商发展”。近几年,农村电商一直保持高速增长,成为不少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农村电子商务已经由成长期跨越到了发展期。农村电商在蓬勃发展的同时,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比如: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村电商人才缺乏、农村物流基础设施薄弱、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不够健全、农村电商法律法规有待完善等。由于企业本身的商业模式有缺陷或者营销环节混乱,采购兄弟、后厨网、慢品时光、卡卡鲜、菜管家、美味七七、果食帮等一批农产品电商企业先后出现亏损和倒闭。农产品电商企业同质化竞争的问题比较突出,电商园区与物流园区重复建设的现象比较严重,农村电商已经由蓝海变成了红海。农村电商要保持可持续发展,重中之重就是培养人才。为了加速农产品上行,构建完整的农村电商生态圈,产品开发、推广运营、渠道延伸、公共服务、物流配送、媒体宣传与市场规范等领域都需要大量的人才,尤其需要了解农村、熟悉电商、经营有道的高端复合型人才。近20年来,我国电子商务产业持续快速发展。特别是近几年,行业竞争格外激烈。元旦、五一、“双十一”……,每个节日都成了电子商务企业没有硝烟的战场。电子商务企业竞争胜负的核心因素是人才。随着电子商务在农业领域的不断拓展,我国农村电子商务人才需求旺盛。我国很多院校先后开设了电子商务专业。截止到2010年,教育部共批准339所学校设立了电子商务本科专业,650多所学校设立了电子商务专科专业,每年为社会培养数万名电子商务人才。但是出于招生和就业的考虑,很少有高校开设农村电子商务专业,面向广大农村培养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农村电子商务人才供需矛盾突出,所以有必要进行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破解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匮乏的窘境,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市场的繁荣。

1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开设农村电子商务专业

目前很多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培养方向模糊,培养目标不明确,对学生的就业方向没有清晰的界定。概括起来,高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培养方向主要有两类:一类倾向于网站建设、网页设计等相关技术的培养;另一类倾向于网络营销、网络客服相关商务活动的培养。课程设置与农村电商业务的实际需求脱节。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了解农业、农村和农产品,不了解农业经营的特点和过程,不能顺利开展农村电子商务的相关业务。经济新常态下高校专业设置要能够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鼓励条件成熟的部分高校开设农村电子商务专业。

2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培养接地气的人才

2.1探索订单式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

农村生活条件相对艰苦,从业人员薪酬相对较低,很多学生对农村及农村电商不够了解,真正愿意下乡的电商人才并不多。面对人才缺口,我们要采取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我国有2800个县,70万个行政村,180万个自然村,不同地区的农业发展模式各有千秋。高校在做出开设农村电子商务专业的决定之前要先进行市场调研。对省内各县、村的农村电商产业园、农村电商企业及关联企业进行详细的市场调查,针对岗位需求进行课程设计。在政策配套比较完善的地区,政府适当地给予政策倾斜,鼓励有共同需求的电商企业、相关机构对本地农村生源联合进行订单式培养,吸引更多的农村学子大学毕业回到家乡参与农村电子商务建设。学校与企业签订联合培养协议,为企业量身定做培养技能应用型人才。从学生进校起,学校和企业共同对学生的就业岗位与职业生涯进行合理规划,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构建课程体系。高校与企业之间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联手打造教学团队,联手建设实训基地,共同为社会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新型农村复合型人才。

2.2尝试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农村电子商务氛围比较活跃的地区,得到政策支持的高校可以尝试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技能人才成长的有效通道,是对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在内涵上的延伸。这种培养模式由学校和对口企业联合招生,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学徒具有企业员工和职业院校学生的双重身份。2014年国家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指出,要“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完善支持政策,推进校企一体化育人。”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可以结合学校特点因地制宜地进行创新。云南工商学院现代学徒制的试点工作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些借鉴。云南工商学院组建了卓越学院,选拔部分优秀同学组成试点班。针对市场上的紧缺岗位及高薪岗位的岗位需求设置相应课程。按照真实的办公环境、真实的项目训练、真实的项目压力、真实的项目经理、真实的项目团队、真实的项目实验室等“六真”原则营造真实的企业环境。师生每月共同参与一个真实项目,并且项目由小到大,由浅入深,以积累实际工作经验。通过高标准严要求的强化训练,可以让学生在就业阶段实现从学校到企业的快速过渡。

3课程内容与岗位目标对接,以工作任务为导向开展教学

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团队合作精神,教学过程要以工作任务为导向,开展项目教学。项目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以项目为载体,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并且和学生进行密切的教学互动。开展项目教学模式的第一步是确定项目任务。项目任务明确以后,就要围绕任务目标设计具体的教学内容。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互相协作。第二步是就制定并实施项目计划。一个完整的项目计划可以分为若干不同的学习情境。小组成员密切配合,按照计划实施项目。第三步是就项目完成并进行评价。先由各组之间进行互评,接着是每个小组对本组的成功之处与不足之处进行自评,最后由教师进行点评。参与点评的同学要客观、真诚。被点评的同学要虚心、平和。对于点评中不合适的地方,大家以包容的心态相互沟通。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是否在有效地学习,鼓励学生勇于发言、积极探索,全方位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4打造农村电商师资力量,加强农村电商教材建设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师资是影响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教师除了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还必须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和专业技能。目前承担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工作的师资力量主要有电子商务专业教师和接受电商培训的农学专业教师。前者农业理论知识欠缺,后者电子商务技能薄弱。打造一支数量适当、结构合理、业务精良的师资队伍是成功开展农村电子商务教学的关键。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加强农村电子商务师资队伍建设:(1)给教师提供条件到农村电子商务产业园进行顶岗实践和项目合作;(2)聘请在农村电子商务领域有丰富经验的专家做兼职教师;(3)联合电子商务领军企业对教师进行农村电子商务业务培训;(4)建立科学有效的教学质量考核体系。传统的电子商务专业教材不能完全满足农村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学需要。农村电子商务专业可以组织行业专家和专业教师,结合农村电子商务行业发展,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编写内容实用先进的农村电子商务专业教材。

5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农村电商顶岗实习基地

农村电子商务融合产品创新、营销推广、物流配送和公共服务等多个领域,需要学生有很强的实践能力。为了让学生开拓视野、了解行业前沿信息,可以不定期地邀请农村电子商务企业资深人士到学校举办专题讲座。同时,根据教学安排组织学生到农村电子商务产业园进行实地考察。顶岗实习基地建设是农村电子商务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一环。高校农村电子商务专业要服务地方经济,以就业为导向,加大顶岗实习基地的开发建设力度。学校要同阿里巴巴、京东等电商龙头企业以及电商孵化平台和淘宝村镇等紧密合作,建设农村电子商务专业实训实习基地,为学生搭建更多的实践平台。高校要进行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立足地方经济,助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培养“就业能称职、创业有能力、深造有基础、发展有后劲”的农村电子商务人才。

农村电子商务模式 篇3

积极拓展我国农村的电子商务事业,能够切实推动我国农村地区的科技进步以及社会发展,持续改进我国农产品领域的流通现状,加快农产品贸易的发展,提升农民群众的收入水平,促进农业与农村经济结构实现战略性的全面调整,进而提升我国农业所具有的国际竞争力,有效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进而促进我国农业的增产增收以及农村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与进步。

一、电子商务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突出作用

我国农村地区的电子商务主要包涵了农业生产网络化管理、农产品网络化营销、农村物流管理和农村客户关系管理、农村娱乐服务等各项内容,其主要能够发挥的作用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能够解决我国农村所存在的信息鸿沟

当前我国农业生产主要还是以家庭为单位实施的小规模生产,农业生产者相互间基本上并不存在信息上的交流,农户们一般都是凭借着自身以往的价格经验来确定具体生产项目以及生产规模的,这样一来,就造成了农业生产上的极度被动,进而影响到我国农业生产的总体稳定以及农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而电子商务能够把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以及产后等各个环节进行有机地联结,从而有效解决我国农业生产和市场信息之间所存在的不对称问题,这样一来就能够让广大农业生产者能更好地了解到当前市场的信息,并且依据市场需求之变化,更为合理地组织生产,进而避免由于产量而导致价格上的极大变化,切实降低农业领域的生产风险。

(二)能够妥善处理好我国农产品所固有的流通不畅难题

当前,我国农产品流通中所体现出来的突出问题包括农产品流通不够正常且功能上不够健全完善,无法发挥积极引导与组织生产等作用。农民群众尽管在诸多方面都在积极适应现代市场发展之所需,然而在销售上显然和现代市场经济之间的要求具有相当大的差距,以至于难以更加积极主动地选择最能促进自身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市场之中进行销售,而是只得消极被动地等待市场进行选择。随着我国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当然就为解决我国农业发展进程之中的农产品流通等问题提供了更为宽广的发展空间,运用电子商务来改造传统经济体制之下的流通进程,能够真正形成由信息流、资金流以及物流等共同构建而成的而且是以信息流为中心的新型流通过程,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三)能够推动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更加优质高效的就业

如今,我国农村在劳动力的供给上具有不连续性之特点,特别是伴随着近年来我国农产品价格的持续提升,大量农民群众开始到农村重新开展农业生产活动,而引入电子商务则能极大地促进我国农村劳动力的供求信息得到更加及时的反映,从而为我国农村劳动力的顺利流动创设出有利的条件,进而提升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之机会,而且还能实现更加高效的就业。

(四)能够为我国农业技术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持与指导

千百年来,我国农业一直呈现出一种分散化、个体化的生产方式,这就对农业技术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困扰。一旦缺少足够的技术支持与服务,农业生产中就会消耗掉非常多的生产资料,而且农业生产的质量也不会高,效果更是受到影响。同时,因为无法快速得到农业灾害的相关预警类信息,也就难以提前使用有效的防范手段,由此而导致农业生产遭受到巨大的损失,且灾后也难以采取合理的补救办法,损失也就更难以得到切实有效的弥补。运用现代电子商务技术,并且辅之以专业农业科技人士的悉心指导,从而形成合理的`农业技术服务网络,应用更加便捷、更富有实效性的方式对广大农户实施技术指导以及信息服务,从而极大地提升广大农户对于农业技术的掌握与应用状况,让我国的农业生产能够真正得到全过程监控以及指导,不断提升科技在我国农业生产管理中的积极促进作用。

二、当前我国农村电子商务新模式分析

经过上述讨论能够发现,我国农村中的农产品销售不能使用淘宝网C to C模式来切实解决供需之间所存在的矛盾,而通过农业龙头企业、农业协会以及农村合作社所搭建起来的B to C模式也并不适合于农产品流通之内在规律,这是由于与西方国家所实施的大规模与产业化农业生产比较起来,我国农业生产终究还是以分散型、个体化的家庭劳作为主体的,绝大多数农产品依然还需进行全面深加工,才能真正来到广大消费者们的手上。所以,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应当采取B to B模式。

鉴于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的主体相当分散,其主体为没有很好地组织在一起的分散型农户,所以农业企业往往会十分少,因而无法照搬与照抄城市电子商务的运行方式,这就需要进行更加深入的创新以及改进,以求更好地适应于农村实际。因此,笔者对B to B模式实施了变革,主要可以划分为以下三种模式。

(一)PtoCtoB新模式

P是个体农户,C为农业协会或者农村合作社,B则是农产品销售与深加工企业,或者是大型超市等。对分散化、单一化的农户来说,假如要想取得与农业企业分庭抗礼的平等经济地位,就迫切需要组成部分一个完整的整体,既要有组织又要有一定的谋略,而当前我国的农村合作社就能很好地解决该问题。在P to C to B新模式下,生产环节之中,合作社可依据市场的需求来组织广大农户实施统一化的生产,有时农村合作社还会接受农业企业的相应订单,依据订单来安排农业生产,而且提供技术上的大力支持,这样一来就能保障高质与高效,特别是随着近年来生态农业产品大行其道,而单一农户的分散化生产方式很难控制好农药的用量以及时机,通过有组织、有计划、有指导的统一化生产,就能够让生态农业从美好的憧憬转变成为现实。销售环节中,农村合作社是以整体身份来对外以及对农产品企业开展网络洽谈与签订意向性合同的。具备了相应经济实力以及技术能力的农业合作社就可以自行建设网站,通过自身所生产的富有特色的新鲜农产品为抓手来吸引广大的客户。 与此同时,还可通过电子商务中介平台发布相关的供求信息,查询相应的需求信息,并在网络中相互洽谈,甚至直接地出口各类农产品。

如今,网络交易的诚信与安全显得极为重要,而电子商务认证中心则可为广大经营者与消费者提供相对安全的网络交易环境,所以农村合作社以及农产品企业均需向第三方认证中心提出

认证的申请,并且通过网络交易来辨别与认证对方的身份,通过证书当中的密钥加密传达相关信息,从而切实保障商业信息的传递不会失密。物流环节中,农村合作社主要负责依据质量要求对农产品进行分拣以及包装,其后再在网络中找到第三方物流企业来完成相应的配送服务。支付环节中,农村合作社可以银行设立帐户并且通过网上银行来接收买方所给付的货款。

(二)BtoB新模式

B是指本地的农业生产型企业或者是专门开展农产品销售业务的企业。因为自身具备了相当强的规模化优势以及品牌优势,运用自行建设的农产品网站,即可应用搜索引擎来推广网站,同时还可在阿里巴巴等超大型第三方中介平台上进行注册,由阿里巴巴在线上与线下为其进行宣传推广,这样一来就能够促进在线搜索农产品信息、报价、谈判、合同签订、明确物流供应商、资金结算等工作的开展。为切切实实地保障网络交易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交易的双方还可向认证中心提出申请,由该中心明确各自的真实身份。在实施交易的过程中,双方还可在网上彼此验证各自的身份,并使用密钥来加密相关信息,切实保障商业信息具有机密性以及高度安全性。在实施资金结算的过程中,双方均应设置企业网银,并直接通过网银进行转帐交易。

(三)PtoGtoB新模式

在此种新模式之下,中央和全国各级地方政府都要紧密结合农民群众所提出的迫切需求,从而形成一大批专门针对农产品种植、农产品销售以及供求信息、劳动力资源培训以及外出务工就业、网络农产品交易会等方面的涉农信息网站。例如,江西省的“信息田园”网站、四川省的“天府信息”网站、福建省的“数字福建”网站、陕西省的“电子农务”网站等。因为政府部门具备了一般企业所不具有的强大公信力,无论是普通农户,还是涉农企业,均应高度信任政府所具有的中介作用。一部分地区开始探索先由政府部门出面接收外地的订单,其后再分摊给农户,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生产,这可以称之为“订单农业”,实践证明这种方式的效果非常理想。

同时,政府机关工作人员掌握科技的能力确实高于普通农民,能够高效率地在网上开展交易谈判,从而能够实现精细化的网上实际操作。为有效保障网上交易具有一定的安全性,交易者双方应当事先向认证中心申请各自的证书,其后再由中心来确定其各自不同的身份。通过交易,双方得彼此验证身份,并且使用证书含有障碍,通过密钥来保护各种信息,进而言之保障南方商业信息在机密、安全上的领先。

在资金结算这个环节中,双方均应分别设有工商银行户头网络银行,直接进行网罗和网上转帐。这和多个城市的电子商务施工者在国退民进中的表现正好相反,而农村地区的电子商务要想取得世纪的开展以及当地党委、整体的积极支持。近年来,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相关若干意见中就提出了必须要支持当地农产品的陪送、直销以及连锁经营等,而通过鉴扎实的电子商加以分析易,不仅能够体现出政府争端抵御顺利。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农村电子商务事业的发展绝对不可照搬工业与服务业所取得的发展模式,而是应当实施全力探索与创新。尽管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在发展中依然面临着诸多挑战,但是笔者坚信,由于农村电子商务新模式的持续探索,并随直不断健全完善,电子商务必然能够在农业经营活动之中得到更好的运用,农业领域的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相互矛盾肯定能够得到切实缓解,进而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

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推动邮政业指导意见

加强农村地区末端网络建设

加快实现村村直接通邮按照中央有关要求,依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以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符合客观现实条件、具备经济合理性为原则,制定建制村直接通邮统一标准。建立建制村通邮情况台帐,确定各地区直接通邮的具体方式、标准和进度要求,明确各方责任,争取地方支持,逐步实现频次稳定、安全便捷、邮件投递到村的邮政服务。

补齐农村地区快递短板深入实施“快递下乡”工程,基本实现“乡乡有网点、村村通快递”。鼓励快递企业在乡镇直接设立快递网点。支持快递企业开展员工返乡设点。引导快递企业与第三方合作,或多家快递企业之间合作,在业务量较小的乡镇建立合作网点。支持农村地区发展快递服务众包众筹模式,规范引导农村淘宝等电商企业的农村线下服务点从事快递服务,完善农村末端快递服务网络。

促进农村邮政快递合作完善农村地区邮政快递合作模式,支持邮政企业为快递企业代理投递农村地区快件,鼓励邮政企业将农村邮政网点建设成平台开放的“快递超市”。支持邮政企业和快递企业(以下统称“寄递企业”)合作承接农村电商的物流项目。鼓励寄递企业在农村电商业务量较大的地区互相开放自提网点。

优化农村网络组织运行体系

提升仓储分拣能力支持寄递企业对地市和县级仓储配送中心进行升级改造,形成市县运营节点,促进城乡有效联动。引导寄递企业参与物流园区建设,加强与大型农产品、农资、农村消费品集散中心的有效对接。支持寄递企业利用农村客运站、货运站等交通基础设施建立仓储分拨中心。完善乡镇邮政网点的服务功能,打造上接县、下联村的中转节点,支撑农村电商的仓储配送。

完善运输配送体系健全寄递企业县级节点与上下游的运输组织网络,实现农村寄递网络与干线运输网络的有效衔接。鼓励寄递企业在业务流量稳定、流向集中的农村地区,加快推广定时、定点、定线的邮件快件班线模式,开展市县至乡镇、沿途行政村的双向运输配送服务,提高农村邮件快件寄递时效。鼓励寄递企业之间整合资源,合作开发运输线路或委托第三方运输。鼓励农村客运班车代运邮件快件。

提高末端服务质量鼓励寄递企业加大对农村运输和投递环节的投入,缩短农村地区邮件快件寄递时限,提高邮件末端投递水平。完善村邮站运行机制,加强村邮站的业务培训、技术支撑和质量监督。鼓励村邮站丰富功能,发展综合便民服务的同时,叠加邮件快件的接转投递及自提服务功能。鼓励快递企业提高农村收派件补贴,提高农村快递网点运营水平。

创建服务农村电商的知名品牌

搭建农民脱贫创业平台推动寄递企业发挥“邮政在乡”“快递下乡”优势,采取精准手段和连带方式,降低贫困地区创业成本,帮助贫困地区农民增收。鼓励寄递企业聚焦农产品进城,服务农业合作社、小微企业和农村散户,提供平台销售与寄递服务;联系地方商务部门、农业部门,自主开发地方特色农产品。支持寄递企业开展农村公益性活动。鼓励邮政企业开展关爱贫困地区小学生的“爱心包裹”项目,开展帮助贫困母亲的“母亲邮包”项目等活动。

发展“互联网+”农村寄递鼓励寄递企业利用移动互联、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推动服务模式变革。引导寄递企业与涉农电商平台对接,在电商、金融、运输、寄递等领域开展合作,协力推动农村电商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寄递企业与电商企业的农村服务站点开展业务合作与设施共建,逐步形成包容开放、融合共享的“互联网+”农村寄递体系。

打造农村电商自有品牌鼓励寄递企业设置自有农村电商平台,开设特色农产品网上销售频道。推动企业品牌和农产品品牌统一开发、统一建设,将农产品品牌由地域品牌向企业品牌转化。支持邮政企业依托邮乐网、邮掌柜、便民服务站和分销渠道资源,完善线上线下一体化的邮政农村电商服务体系。引导寄递企业重视品牌效应,拓展品牌内涵、提高服务质量,提升竞争能力,逐步形成各具特色、差异竞争的农村电商自有品牌。

完善邮政业服务农村电商模式

发挥区域优势开展“农产品+大同城寄递”支持寄递企业结合自身区域优势,完善“农产品+大同城寄递”模式,采取就近原则,立足便民惠农,通过网点广告、电商网站、公众号等形式销售寄递本地农产品,培育区域消费市场,服务当地农业发展。引导寄递企业与当地农村合作社、供销社等专业机构合作,提供定制化服务,支持当地农产品输出。对于集中生产的农产品,批量进城。对于散户生产的农产品,整合进城。

发挥渠道优势拓展快递服务现代农业项目支持寄递企业与大型农业生产企业合作,试点开展快递服务现代农业示范项目,入驻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产品加工基地、农产品物流商贸基地,参与推动农产品规模化生产,提供“一体化”“一站式”服务。完善“现代农业+快递”模式,推动形成“一市一品”、“一县一品”,增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针对性和操作性,提升快递服务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水平。

利用速度优势开发特色农产品的原产地直供支持寄递企业以原产地特色农产品为主要切入点,形成“一头对接农户,一头对接用户”的直供模式。推动寄递企业逐步形成一套适合“原产地”特色的策划、采购、销售、寄递流程,采取差异化寄递服务模式,生鲜农产品区域内限时寄递,干货农产品全网寄递。引导寄递企业以项目运作模式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大力发展常温和冰鲜农产品的直达寄递服务。

利用金融业务优势开发农村普惠金融特色产品鼓励邮政企业在服务农村电商过程中为农民提供便民汇款、小额贷款、代收货款、便捷支付等邮政金融服务。支持邮政企业在补白网点开办代理金融业务,提高农村地区邮政金融服务覆盖率。鼓励邮政储蓄银行开发符合贫困地区发展特点的普惠金融特色产品,为农民提供小额贷款优惠政策。支持邮政储蓄银行试点开发农村地区土地流转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

利用网点优势开展农村电商代购批销鼓励寄递企业在农村网点开展便民代购服务,为农村用户创造网上购物的实惠与便利。鼓励寄递企业结合农村网点建设,建立批销商品体系,通过大数据引领,加快引入适合渠道批销的高频消费商品。鼓励邮政企业对“邮掌柜”系统的`批销功能进行优化,完善订单结算等功能模块,提高村邮站、“邮掌柜”加盟店等农村服务点的积极性。

强化科技和信息应用支撑

提高运输配送装备的专业化水平推广适合农村运输的经济适用车辆、标准化运载单元和专业化装卸设备,鼓励寄递企业根据实际需求使用电动车辆以及清洁燃料车型,加快淘汰安全隐患大、能耗排放高的老旧车辆,提升农村运输和配送的安全性、经济性。引导寄递企业评估现有网络环节和节点的操作能力,根据冷链物流发展需要增加多温层节能冷库、末端网点冷链设施和专业冷藏车辆。

推广应用绿色环保的农产品包装引导寄递企业改进农产品的运输包装,在材料选择、包装设计等方面充分考虑绿色环保需要、农副产品特性和销售市场特点,促进包装与农产品特性、营销、品牌的有机结合。推广可折叠式、嵌套式包装箱,降低回收成本,提升回收效率。督促寄递企业按照国家食品安全相关要求,采购符合相关等级的食品包装材料。

推动信息整合和升级改造鼓励寄递企业推进农村网点设备标准化,配备PDA手持终端,纳入信息化系统统一管理,实现基层网络节点的信息整合和升级改造,完善邮件快件信息跟踪。鼓励寄递企业与交通、农业、供销等行业电商信息系统实现对接,逐步建立农村电商供求信息共享机制,共同搭建农村物流信息平台。

加大政策保障支持力度

完善政策保障措施加强与地方发改、财政、国土、商务、交通、农业、供销等部门的工作对接,争取地方在规划、财政、土地、项目、金融等方面给予支持。积极推动将寄递服务纳入地方政府农村电商项目。支持寄递企业参与“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建设,把符合条件的农村网点改造为益农信息社。推进各方扶持政策对邮政业的细化和落实。

争取财政资金支持积极争取各级政府对农村电商寄递服务的财政投入,争取各地“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资金、农村电商发展基金、“农产品进城”时效配送补贴等资金支持,争取地方政府对寄递企业的电商仓储配送中心建设、农村电商服务站建设、农村寄递网点建设、设施装备改造、信息系统建设、组织模式创新等项目给予资金扶持。争取建立交通、农业、供销等对农村电商寄递的资金支持渠道。

提升政府服务水平深化“放管服”改革,依法完善农村地区快递网点末端管理机制,探索对农村快递服务公众满意度、快递时限准时率开展调查。加强安全监管,落实属地管理,督促寄递企业切实履行安全主体责任,保障寄递渠道安全畅通。支持寄递企业根据业务发展实际,制定适合农产品寄递的包装、运输等企业标准,参与行业标准体系建设。搭建与相关行业交流平台,推动人才培训、市场营销、质量监控等方面的交流合作。

邮政企业、快递企业要根据本意见,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原则,充分发挥企业主观能动性,主动对接邮政管理部门,形成政企合力,因地制宜选择服务农村电商的推进路径和发展模式。

各级邮政管理部门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把邮政业服务农村电商发展和全面建成与小康社会相适应的现代邮政业相结合,切实履行推进邮政业服务农村电商发展的工作责任,为农业升级、农村发展、农民增收做出贡献。要加强宣传、营造环境,提升邮政业服务农村电商的社会认知;总结经验、树立典型,对当地服务农村电商取得良好效果的典型企业、典型项目给予表彰。要结合实际制定本地区实施意见,加强统筹协调、细化目标任务、强化督促落实,确保邮政业服务农村电商工作顺利推进,取得实效。

“数商兴农”:农村电子商务的新方向|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解读

欧阳日辉 中央 财经 大学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教授


数字经济是全球未来农村电商服务规范的发展方向,党和政府提出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很多地方政府在谋划数字经济发展时,为“数字经济”和“电子商务”两个概念困扰。实际上,电子商务是我国数字经济最重要的源头,是数字经济最活跃、最集中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是数字经济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数字经济发展最主要的推动力。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将全面引领我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和数字乡村建设中,电子商务工作就是发展数字经济最好的抓手。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农村电商领域提出新举措农村电商服务规范:实施“数商兴农”工程。


中央一号文件中的农村电子商务


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第一次提到“电子商务”,“鼓励发展现代物流、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和流通方式”。与此同时,2005年1月8日,我国第一个专门指导电子商务发展的政策性文件——《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05〕2号)发布,提出了国家对我国发展电子商务的八条重要意见,确立了我国促进电子商务发展的六大举措。


2005年以来,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政策可以分为两个大阶段:



第一阶段 ,2005-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主要从流通方式、交易方式和平台建设的角度对农村电商做出新要求。 一是从流通方式角度要求大力发展电子商务。 2005年、2007年、2010年都提出,大力发展物流配送、连锁超市、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2013年提出,大力培育现代流通方式和新型流通业态,发展农产品网上交易、连锁分销和农民网店。 二是从交易方式的角度强调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 2012年提出,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等现代交易方式。 三是加强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建设。 2014年提出,启动农村流通设施和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化提升工程,加强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建设。


2005年以后,我国电子商务发展迅猛,2013年电子商务交易总额突破10万亿元,2014年达到13.4万亿,成为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和新动能。国家加大了电子商务发展指导工作的力度,2015年5月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培育经济新动力的意见》(国发〔2015〕24号),提出积极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支持快递服务网络向农村地区延伸农村电商服务规范;2015年12月商务部、中央网信办、发展改革委三部门联合发布《电子商务“十三五”发展规划》,提出“电子商务促进农业转型升级”“积极开展电子商务精准扶贫”,开展电子商务促进县域经济行动、“电商扶贫”专项行动。


第二阶段, 从2015年以后,中央一号文件加大了对农村电子商务的部署,逐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明确了农村电商的主要工作方向:


一是加大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和完善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体系。 2016年提出,加强商贸流通、供销、邮政等系统物流服务网络和设施建设与衔接,加快完善县乡村物流体系;实施“快递下乡”工程。2017年提出,加强农产品产地预冷等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建设,推动商贸、供销、邮政、电商互联互通,加强从村到乡镇的物流体系建设,实施快递下乡工程。2018年提出,大力建设具有广泛性的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化农产品冷链仓储物流体系,支持供销、邮政及各类企业把服务网点延伸到乡村。2020年提出,支持供销合作社、邮政快递企业等延伸乡村物流服务网络,加强村级电商服务站点建设。2021年提出,加快完善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体系,改造提升农村寄递物流基础设施。



二是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 从2015年开始,提出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2016-2018年又连续三年提出深入实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2019年深入推进“互联网+农业”,继续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


三是健全农村电商服务体系。 2016年提出,建立健全适应农村电商发展的农产品质量分级、采后处理、包装配送等标准体系,支持地方和行业健全农村电商服务体系,形成线上线下融合、农产品进城与农资和消费品下乡双向流通格局。2017年提出,加快建立健全适应农产品电商发展的标准体系。2018年提出,打造农产品销售公共服务平台,健全农产品产销稳定衔接机制。2020年提出,有效开发农村市场,扩大电子商务进农村覆盖面,推动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双向流通,实施电子商务技能培训。2021年提出,深入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和农产品出村进城,推动城乡生产与消费有效对接。


四是支持涉农电商载体建设和新模式发展。 比如,2015年提出,支持电商、物流、商贸、金融等企业参与涉农电子商务平台建设。2016年提出,鼓励大型电商平台企业开展农村电商服务。2017年提出,支持农产品电商平台和乡村电商服务站点建设,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工流通企业与电商企业全面对接融合,推动线上线下互动发展;鼓励地方规范发展电商产业园,聚集品牌推广、物流集散、人才培养、技术支持、质量安全等功能服务。2018年提出,鼓励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创新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新型农业产业模式。


2015年以来,农村电子商务在促进农产品上行、推动农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带动农民就业创业和增收、改善提升农村风貌等方面成效显著,成为推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和数字乡村建设的重要抓手。商务大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2083个县域网络零售额达35303.2亿元,比上年增长14.0%,占全国网络零售额的比重为30.0%,提高0.9个百分点,其中县域农产品网络零售额为3507.6亿元,同比增长29.0%。2021年,全国网上零售额达13.1万亿元,农村网络零售额2.05万亿元,同比增长11.3%;农产品网络零售额4221亿元,同比增长2.8%。


“数商兴农”是中央一号文件对农村电商的新举措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加大了农村电商的篇幅,集中体现在,一号文件的第四部分“聚焦产业促进乡村发展”第十六条“持续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十八条“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和第五部分“扎实稳妥推进乡村建设”第二十四条“大力推进数字乡村建设”。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要“促进农副产品直播带货规范 健康 发展”,持续推进农村电子商务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两大融合”,加大力度实施“数商兴农”工程、“快递进村”工程、“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三大强基固本工程。



实施“数商兴农”工程,是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农村电商的最大亮点。


讲清楚“数商兴农”要从“数商”说起。“数商”是指数字商务,这个概念在理论和实践中已经存在一二十年了,随着时代发展这个概念的内涵也在不断丰富。当前,大家普遍认为,数字商务是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比电子商务范围更宽广。2017年,商务部首次提出发展数字商务的新思路。2019年,商务部出台了《数字商务企业发展指引(试行)》,开始启动数字商务企业的遴选工作。到2020年11月,商务部已确认108家数字商务企业。笔者认为,数字商务是以数字技术和数据要素为驱动,聚焦商产融合这个主线,加速数字技术与商务活动深度融合,实现商品和服务交易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新型商务活动。


“数商兴农”行动是商务部2021年部署的数字商务建设的五大行动(消费数字化升级行动、“数商兴农”行动、“丝路电商”行动、数字化转型赋能行动、数字商务服务创新行动)之一。2021年1月,商务部下发了《关于加快数字商务建设 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通知》,专门部署了数字商务建设工作。2021年6月,《商务部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实施方案》再次提出,要在推动流通提升方面实施“数商兴农”。


笔者认为,“数商兴农”是发展数字商务振兴农业的简称,是农村电商的升级概念。“数商兴农”就是充分释放数字技术和数据资源对农村商务领域的赋能效应,全面提升农村商务领域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提升电商与快递物流协同发展水平、提升农产品可电商化水平,推动农村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进而支持和促进农业农村的生产发展和乡村产业振兴。简而言之,“数商兴农”是根据“商”与“农”互联互促的经济规律,通过数字技术和数据要素赋能农村商务发展,涉农商务数字化转型进一步促进农业生产数字化和产业振兴。



2021年10月,商务部、中央网信办、发展改革委三部门联合发布的《“十四五”电子商务发展规划》明确指出,实施“数商兴农”行动。包括:引导电子商务企业发展农村电商新基建,提升农产品物流配送、分拣加工等电子商务基础设施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发展智慧供应链,打通农产品上行“最初一公里”和工业品下行“最后一公里”;培育农产品网络品牌,加强可电商化农产品开展“三品一标”认证和推广,深入开展农产品网络品牌创建,大力提升农产品电商化水平。由此来看,“数商兴农”行动着眼于改善农村电商的基础设施、物流配送和农产品电商化,促进产销衔接,是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程的升级。


2022年一号文件将“数商兴农”工程与“快递进村”工程、“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相结合,扩大电子商务进农村覆盖面。“快递进村”工程由国家邮政局牵头实施,国家邮政局于2014年启动了“快递下乡”工程,2020年印发了《快递进村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重点是乡村快递物流体系建立和完善,2022年符合条件的建制村基本实现“村村通快递”。“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由农业农村部牵头实施,到2021年底,基本完成100个县试点建设任务, 探索 形成了一批符合各地实际、可复制可推广的推进模式和标准规范。《“十四五”电子商务发展规划》提出,推进“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和网络营销,优化提升农产品供应链、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以实施“数商兴农”工程为牵引,夯实“快递进村”工程和“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推进电子商务进乡村,是中央对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统筹布局。2021年11月,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关于农村电商发展的布局也是围绕这三个工程部署:一是扩大电子商务进农村覆盖面,加快培育农村电子商务主体,引导电商、物流、商贸、金融、供销、邮政、快递等市场主体到乡村布局。二是深入推进“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优化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功能,规范引导网络直播带货发展。三是实施“数商兴农”,推动农村电商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智能化升级,打造农产品网络品牌。


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第一次提到“电子商务”,到提出实施“数商兴农”工程、“快递进村”工程和“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中央政府把握了农村电商的发展规律和趋势,关于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工作思路逐步明确了。


抓住“数商兴农”助力数字乡村和乡村振兴的机遇

“数商兴农”工程及其相关工程的实施,既为努力做下沉市场的电商平台提供了重大机遇,也对电商平台的发展提出了全新的挑战。电商平台如何抓住机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调整业务结构,在新一轮的农村电商发展大潮中抢占先机,聚焦持续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平台以消费和销售为重点的发展模式,应该过渡到消费和生产并重的发展模式,实现由农村电子商务向农村数字商务的升级转型。推动电子商务与农产品加工、乡村休闲 旅游 等结合,支持当地企业深入产地发展粮油加工、食品制造,支持农民直接经营或参与经营的乡村民宿、农家乐特色村(点)发展,打造价值共创、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的农村电子商务生态,是夯实平台下沉市场的关键。


第二,服务县域商业体系和县乡村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参与服务农村的农村电商新基建,建设生产加工和仓储物流基础设施、智慧仓储、产销地冷链设施和服务网络、农村传统零售终端数字化改造,也有不少商机。



第三,积极 探索 电商新业态新模式。引领和规范发展社区团购、直播电商、短视频电商、社交电商、农产品众筹、预售、领养、定制等农村电商新业态,在数字技术和数据的驱动下,聚焦商产融合, 探索 “数商兴农”的新业态新模式。


第四,助力农产品网络品牌和区域公共品牌建设,培育“小而美”网络品牌,助力特色农产品品牌推介,大力提升农产品电商化水平。


第五, 探索 可持续的商业模式,推动涉农数据和数字技术在农业中的发展和应用。 探索 与地方政府合作采集和利用农业大数据、县域农产品大数据、电子商务大数据,加快物联网、人工智能、先进感知技术、区块链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中的运用,完善农产品安全追溯监管体系,打造农业农村大数据应用场景。


第六,积极开展服务农民的电商人才培育,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培训人才既可以为平台生态优化奠定基础,也为业务下沉建立了通道。


“十四五”时期,是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 社会 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十四五”时期,数字化生活消费方式变革将重塑农村大市场,农村电商将成为数字乡村最大的推动力和发展基础,农村电商生态要素将加速整合,农村电商对农业生产和农村消费的巨大潜能将加速释放,将成为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的巨大引擎。


责编:斌卡(转载及媒体合作请评论区留言)

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制约因素及建议

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制约因素及建议

农村电子商务是指利用因特网、计算机等现代信息技术,为从事涉农领域的生产经营主体提供在网上完成产品或服务的销售、购买和电子支付等业务交易的过程。那么,下面是由我为大家带来的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存在问题及建议,欢迎大家阅读浏览。

一、制约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因素

从国内外电子商务的总体情况来看,其发展还是面临不小的挑战,用户对物流,信息等环节满意度低,总体缺乏统一的物流配送市场,电子商务交易缺乏全面的法律规定,网络诚信和安全体系有待加强。那么对于建立在更为传统产业基础上的农产品电子商务而言,其制约因素就更是显而易见了。

(一)农村互联网普及率低。信息化基础设施有待加强中国信息产业信息网显示,从城乡互联网的普及率来看,互联网在城镇的普及率是44.6%,在农村仅为15%,由此可见,农村互联网发展速度慢于城镇发展速度。互联网在城乡的发展差距拉大,在导致农村互联网增速放缓的因素中,农村互联网相关基础设施薄弱,公共上网资源匮乏和农村上网成本相对于农民收入水平仍较高是最重要的两大原因。

(二)农村电子商务应用人才缺乏农民的文化素质较低。对新技术、新信息的接受能力较弱,对电子商务了解不深,而懂得电子商务技术的人才又不愿到农村地区服务,这使农村电子商务应用人才严重缺乏。

(三)农村电子商务网站缺乏专业性和实用性。由于农业生产的特性,所涉及的信息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我国幅员辽阔,地区差异很大,原有的基础工作比较薄弱,大型数据库的建立也是近几年才开始有序地进行。在我国现有的农村电子商务网站建设中,形式和内容雷同,缺少特色,专业性和实用性不强。首先,在内容上,网站内容以宣传本地农业,为领导服务的信息较多,而指导农民生产、真正适用于农民的信息较少,直观反映的信息较多,有分析、协助决策层和农民生产决策的信息较少,缺乏宏观的指导性的农业信息,信息服务尚未形成。其次,我国大部分的农村电子商务网站,设有农产品行情和供需信息发布,但很少发布各个网站对市场需求的评价或预测,更没有各地种植情况的信息,市场信息分析专家的作用没有形成,而农业生产真正需要的这种具有指导意义信息。再次,网上信息不够开放,有价值的信息不能实现资源共享。一些网站设有内外网两个部分,外网公开的信息,一般性的信息多,有价值的信息少。内网上有用的信息相对比较多,又实行会员制,相对封闭起来。这样网络间的互相封闭,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农业信息的发展,也失去了设网建站的目的。尽管各个单位都有数据库,但真正可以投入运行的并不多。即使为数不多的数据库,农业科技人员和农民要使用它们,也是困难重重。制作单位利益和数据保密问题,使得这些数据不能充分发挥作用,造成很大的浪费。所以,目前我国农业信息服务体系还没有形成,电子商务在推动农产品销售方面的作用尚未发挥。

(四)农产品生产和农村消费主体的分散性和规模小。家庭目前仍然是我国农业的基本生产单位, 每家农户就是一个生产经营单位, 农产品生产存在着分散性和规模小的特点。因此,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必须要考虑到农产品生产的特点。由于农村居民人口众多而且居住较为分散,导致一方面,农村消费市场的分布面广、服务对象绝大部分是千千万万的个体农户,数量庞大,从生产资料到生活资料,品种繁多,规模较小;另一方面,具体到每家每户,其品种规模却又很小。这些特点,导致了农村市场的巨大差异性, 带来农村市场本身以及农村市场系统和其他市场系统之间衔接的复杂性。农村市场的差异性,必然要求农村服务的多样性和个体服务的专业化,必然对建立现代农村市场体系和物流体系提出更高的要求。

(五)农村电子商务交易存在安全隐患在大部分的农村中。电子商务应用属于新兴产业,人们接受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农民更愿意选择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传统交易模式,此外,一些网上诈骗的案例使他们产生畏惧。现代电子商务主要是通过网络实现,而网络经常会受到各种病毒、木马程序的攻击,加上农村网络硬件、软件设备的落后以及缺乏安全技术支持给不法分子提供了可趁机会。目前,我国电子支付的手段尚不成熟,信用机制和约束机制也正在探索阶段,这给农民网上从事经贸活动带来很大的风险。这些都是长期影响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安全问题。

4.农村电子商务的覆盖面窄,正处于萌芽时期目前我国农村电子商务正处于成长期。东部地区电子商务发展已初具规模,而西部偏远山区电子商务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在偏远的山区,由于互联网覆盖面积狭小,人们对电子商务的认识不全面等,导致了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存在很大的困难。所以,农村电子商务在我国农村的.覆盖面窄,农村电子商务正处于萌芽阶段。

二、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现状

根据中国信息产业网信息化要闻关于《到2016年中国互联网渗透率将翻番用户超过6.5亿》分析预计到2017年,中国互联网渗透率将翻番,互联网用户人数将超过6.5亿人,这个数字仍不足中国总人口的50%。大部分的增长来自中国农村地区。尽管中国农村宽带覆盖率不平衡,但大部分新用户都来自农村地区,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首次在网吧接触网络的农村年轻人。另外,农村地区年轻的互联网用户已经成为其所在地区最活跃的用户群体。在农村互联网用户中,年龄低于30岁的用户占77%,低于20岁的超过农村互联网用户的一半。除了政府宽带基础设施建设,刺激农村互联网渗透率的另外一个主要因素是可支配收入的增长。2016年期间对西吉县就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访谈。西吉县位于宁夏南部,总面积3130平方公里,耕地174万亩,人口约52万。距西安459公里,距兰州272公里,高速公路发达,交通很方便。西吉特产种类多,农产品资源丰富,是“中国马铃薯之乡”、“中国西芹之乡”、小秋杂粮、淀粉制品、牛羊培育与加工、黑山羊、珍珠鸡、运输、粮油加工、蔬菜等重点特色项目建设结合,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依托资源优势,拓宽发展项目,打造品牌企业,把企业做大做强,回报社会,造福人民。通过调查后,发现当地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存在以下问题:

(一)农村居民中年轻人大都会使用电脑及对电子商务有一定的认识。农民能使用电脑上网的群体一般是青年人为主,年龄在20岁——35岁的人有70%~80%都会使用电脑。35岁——50岁大部分都能使用手机了解天气预报、农业知识等。此外,农民大部分听说过电子商务,且少部分人对电子商务有一定的了解。一些被调查者认为在农村开展电子商务是很有必要的,他们认为时代在进步,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提高农村的经济生活水平一种有效策略。

(二)农村计算机拥有量及基础设施较差在调查中发现,农村家庭电脑拥有量较低。在当地大学生一般都拥有笔记本电脑,有少数比较富裕的家庭拥有自己的电脑。此外,由于农村网络覆盖面积小,一般农民就算拥有自己的电脑上网也是比较困难的。

(三)当地政府为发展地区经济也大力支持给大部分乡村建立电子商务网站。虽然得到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但在该地网站运营还是比较困难。

三、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意义

我国是农产品生产大国,传统的农业商务信息的传播途径和方式的落后,直接导致农产品销路不畅,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不仅有利于商品信息的快速传播,还对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打破地域经济发展不均衡,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为农民收入的增长创造条件。

(一)改变农村生产经营模式,节约生产及销售成本农村电子商务的竞争阻力小,传统农产品供应链环节较长,从农业生产者到消费者环节较多,导致农产品在储运、加工和销售环节中的成本过高。首先,电子商务将农产品直接推向市场,拓展了传统交易方式的同时简化了供应链环节,降低了农产品交易成本。其次,可以解决小农户的销售途径,避免因为产量小而没有经销商收购。再次,可以降低农业生产风险。绝大多数农民从事农业生产,往往并不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更多的是一种习惯性生产行为。这种习惯性行为导致的往往是不了解市场需求状况,造成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给农业生产带来了极大的农业生产风险。农业电子商务的应用在于能够让农业生产者准确、实时了解市场动态信息,了解市场需求状况,为农业生产者降低农业生产风险,合理组织生产,以避免因产量和价格的巨大波动带来的效益不稳定降低农业生产风险。

(二)有利于农产品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在农村农业生产的过程中,人们为了扩大农业生产,提高生产质量等。他们会购买新进设备、生产资料。当然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一样,当地设备资料等价格也不尽相同。农村生产一般为较小的农业个体,购买生产资料设备等投资资金也不够充足。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农村电子商务网站建设应运而生。它可以为农村生产者提供了较多的信息,更多不同地区的产品设备、生产资料。缓解了该地区农业生产的资料、设备短缺,而引起的价格差异,有利于全国内生产资料、设备的优化配置。使农业生产者对于生产资料、设备选择的多样化,更能使他们购买自己合适的商品,使其购买的成本降低。从另一方面来说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人们的收入就增加了。

(三)有利于提高农村地区人民的生活质量在生活方面,农村电子商务消费市场一样存在巨大的潜在需求。由于农村特殊的自然和社会环境,没有超市、商场等成规模的规范的购物场所,农民购买物品相比城市显得非常不方便,而电子商务恰好可以弥补这一不足。农村相对较低的经济收入水平使得人们对商品的价格更为敏感,而在线营销的普遍低价可以很好地满足农村市场的需求。此外,农村在文化娱乐设施方面的缺乏。

(四)有利于提高农村经营者的市场竞争力农村生产者始终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个体去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始终是一个问题,这正是由于农民生产的分散性,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差造成的。农村电子商务还可以很好地解决农村“小农户与大市场”的矛盾。小农户的生产形不成规模,自产自销的方式不仅效率低,成本也极其高昂。电子商务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把小农户组织在一起,在销售环节上实现规模化,在降低流通成本的同时可以更好地满足市场的需求,使得小农户也一样有竞争力。

四、电子商务的概念及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的特点

(一)电子商务的理念电子商务的概念是指在国际互联网上从事B2B、B2C的各类商业交易活动。按照IBM公司的定义,电子商务=WEB+企业业务。它所强调的是在网络环境下的商业应用,是把买方、买方、厂商及其合作伙伴在互联网(Internet)、企业内部网(Intranet)和企业外部网(

Extranet)结合起来的应用。比较严谨的定义:“电子商务是各参与方之间以电子方式而不是以物理交换或直接物理接触方式完成任何形式的业务交易。”这里的电子商务包括电子资料(EDI)、电子支付手段、电子订货系统、电子邮件、传真、网络、电子公告系统、条形码、图像处理、智能卡等。一次完整的商业贸易过程是复杂的,包括交易前的了解商情、询价、报价、发送订单、应答订单、发送接收送货通知、取货凭证、支付汇兑过程等,涉及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的流动。

(二)农村电子商务的特点。

农村电子商务是指利用因特网、计算机等现代信息技术,为从事涉农领域的生产经营主体提供在网上完成产品或服务的销售、购买和电子支付等业务交易的过程。这种新的电子模式能推动农业的生产和销售,提高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竞争力,是新农村建设的催化剂。但目前,电子商务行为大多局限于城市里的消费人群和部分服务商品类企业,在广大农村还没有推广开来。目前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的特点有:

1.农村电子商务将传统的商务流程电子化、数字化一方面一电子流代替了实物流,可以大量减少人力、物力,降低了成本;另一方面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突破了传统交易在固定的时间、地点等,使交易活动可以在任何时间、地点进行,从而大大提高了效率。

2.农业网络基础设施薄弱,缺乏区域性谋略我国当前提供农业电子商务服务的网站为数不少,但由于农村软、硬件的缺乏,网络接通农户的“最后一公里”障碍,使得农民不能通过直接有效的途径参与到电子商务中来。此外,我国幅员辽阔,区域地理环境差异校大,农业具有鲜明的区域性特征,这进一步促使农村电子商务问题复杂化。因此,农业电子商务必须深入考虑区域特点,才能更好地发展。

3.农产品需求的不可预知性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农产品的生产和农用品的需求具有很大的不可预知性,农产品生产区域和生产者相对分散,农产品附加值较低,农产品不耐久存,农产品种类繁多而品质评价的主观因素较强,这些因素极大地阻碍着农产品生产产业化和流通现代化,是实现农村电子商务的难点。

五、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建议

(一)加强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由于城乡收入差距。

导致了城乡互联网差距越来越大,我们应该积极发展特色农业,发展农业经济,提高农村个体收入。加快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改善农村用户的网络环境。另外,移动手机的普及,为农村的信息化有增加有效途径,采用手机支付、下订单等,电脑与手机移动商务相结合,可以进一步完善了农村网络系统。

(二)大力培养农村电子商务人才。根据农村现状我们应该把握政策机会,把“大学生到农村支教、担任农村村官”与“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相结合。大力培养农村电子商务人才,提高农民信息素质。引导大专院校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进入农村地区进行“技术扶贫”为农村电子商务建设提供人才支持和队伍保障。首先,通过对大学生村官、支教老师进行电子商务技术培训,让他们掌握电子商务的专业知识,并带领村民学习电子商务知识,开展电子商务活动。其次,与高校和企业建立联系,在农村开展电子商务相关讲座,将产品与电子商务相结合,同时引进电子商务成功案例,让农民感受效果了解未来农村的发展趋势。定期组织村民进行培训,并提供技术指导。再次,重点为农业龙头企业、种养大户、合作组织培训人才。在农村具有号召力的农业龙头企业、种养大户、合作组织等是当前农村电子商务应用的主要带动力量,对信息接受能力强、传播速度快,培训应以这部分人为重点,能在更大程度上提高培训效率,达到培训的目的,进一步推动了农村电子商务活动的开展。

(三)政府应支持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主要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支持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

1.应该加大多农村网络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使网络系统有效的升级,引进好的硬软件设备,提高网络的安全性。

2.应加大对乡村道路设施的建设的投资力度,保证物流的有效到达。

3.应通过制定政策支持金融企业向农业电子商务企业和个人发放贷款。

(四)建立健全农业电子商务法律法规体系国家应该建立健全农业电子商务的法律法规体系。一是加强电子商务法律法规的研究。充分借鉴国外在信息立法以及其它的一些体制和做法比较完善的经验,逐步建立起适应我国国情的农业电子商务发展方面的法律法规,用法律的制度来规范和保障农业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二是要加强市场的监督管理。要加强农村电子商务市场的监管,规范市场秩序,同时加强信用环境的建设,以保证网上正规渠道技术、产品、市场信息的可靠性,以形成良好的网上市场环境。

(五)加强农村电子商务的宣传和教育。在农村电子商务活动中,农业生产者当然占主体地位,所以我们应该加强对农村地区的电子商务宣传活动,以取得农民的支持。首先,将成功运用电子商务的地区作为示范,从该地区抽调一些新近知识分子、大个体用户给农民进行宣讲,传授一些网上交易支付的经验。其次,还可以组织一部分有号召力的农民群众到先进示范的地区进行考察,体验先进的购物模式或销售模式。让他们相信电子商务对农村经济的发展有促进作用。再次,应组织农民学习怎样有效抵制或防范木马程序。

(六)因地制宜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模式。针对农村的实际情况,一是农民组成合作社,专门从事运销。这相当于生产企业自营物流。二是由经纪人或代理商同第三方物流签订合同,由专业的物流公司从物流业务在现阶段“公司+农户”的模式下实行订单,委托第三方来从事物流业务,结果都可以使农民收入稳定增长,使农产品更快的进入流通领域。另外物流公司方面应该完善农村物流网络和水果蔬菜等的保鲜技术,使电子商务开展的地区物流的有效完善和保证农果产品到达购买者手中不会腐烂,缩短物流运输时间。这样不仅能得到能完成自己的工作,也增强了竞争力,还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 关于农村电商服务规范和农村电商业务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农村电商服务规范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农村电商业务、农村电商服务规范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本站部分文章、图片属于网络上可搜索到的公开信息,均用于学习和交流用途,不能代表班牛的观点、立场或意见。我们接受网民的监督,如发现任何违法内容或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第一时间联系小编邮箱jiasou666@gmail.com 处理。
上一篇:在线客服系统的作用(在线客服系统的作用包括)
下一篇:淘宝退货退运费规则(淘宝退货运费收费标准)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